构造地质学期末复习要点
第一章成层构造和地层接触关系
粒级层理:(又称递变或粒序层理)单一岩层中,从底到顶颗粒粒度由粗变粒级层理细,而且期间无明显界线(但在两个序粒层理之间,其粒度或成分均有明显变化,据此可以判别岩层顶、底)斜层理:单层与主层理斜交的层纹构造称为斜层理(特点:底切、顶截)斜层理波痕:为岩层顶面构造之一(波痕要素:波痕指数波长波高),有浪成波波痕痕、流水波痕、风成波痕三种A、浪成波痕是对称波痕,振荡波痕。特点:波峰尖,波谷圆,波峰沉积物比波谷沉积物细。B、流水波痕不对称。特点:单向流水,沉积物波峰细,波谷粗C、风成波痕不对称。特点:沉积物波峰粗,波谷细V字形法则:字形法则(1)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反时,“V”字形露头线尖端指向沟谷上游,但其张开角度大于等高线(2)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且岩层倾角大于地面坡角时,“V”字形露头线尖端指向沟谷下游(3)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且岩层倾角小于地面坡角时,“V”字形露头线尖端指向沟谷上游,但其张开角度小于等高线角度不整合的特征:角度不整合的特征a上、下岩层产状不一致;b上、下岩层构造变形强弱不一致,下强上弱;c有沉积间断,地层缺失;d上岩层底部有下岩层的砾石;e有古剥蚀面,常有古风化壳;f上复岩层面与不整合面平行,下复岩层的构造面(如断层面、层面等)被不整合面切割;底砾岩:判断不整合面依据之一,种类很多,成因各不相同;识别主要标志底砾岩:有:磨圆度和分选性好,砾石成分较复杂,成面性分布,并常覆盖在不同的下伏岩层之上。沉积不整合:沉积不整合:
f沉积岩层覆盖在先前火成岩体或变质岩体之上的一种接触关系。
第二章
褶皱构造
滑脱褶皱(侏罗山式褶皱)滑脱褶皱(侏罗山式褶皱)Charter2有一系列平行的褶皱组成,其中向斜紧闭,背斜开阔(即隔槽式褶皱)Charter7直接位于滑脱面(断坪)上的褶皱。这种褶皱机制需要很软弱的滑离层,如膏盐层等。褶皱的主要特征是两翼陡立,平顶或尖顶,核部常为最老的软弱层。
第三章
张节理和剪节理:张节理和剪节理:张节理产状产状不稳定;剪节理常呈羽状排列。羽列有两种左行和右行;节理面光滑平直,延伸较远,在其延伸方向上常切过砾石和胶结物;当有微量位移时,节理面上有擦痕;两壁一般距离较小;发育较密集(密集程度与岩性等均有关,强硬岩层较弱软岩层的节理间距大);剪切作用常发育两组共轭剪节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