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的循环结构
循环结构(For循环结构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循环结构编程的一般步骤及特点。(1)掌握VB语言的FOR循环语句、语句的格式、功能和执行过程;(2)掌握VB语言的循环嵌套的规则。培养和提升学生(1)学会使用VB语言的FOR循环语句来实现循环控制结构,解决实际问题;(2初步掌握程序调试运行的方法。2、方法与过程采用“问题解决教学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经历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2)在老师的指导下,与同学共同探究问题,让学生体验自主学习、协助学习的乐趣。二、重点难点让学生学会使用VB语言的FOR循环语句来实现循环控制结构,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环境1、教材处理教材选自《广东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选修一: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二章第二(4)节,原教材的编排是以问题为线索,层层深入,通过亲身设计一个简单的程序实践来加深本节知识的理解。
f以VB编程的基本步骤为线索,通过对各阶段性问题的解决,形成循序渐进的梯度,组成一个任务链,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加深知识的理解,通过适当地为学生提供拓展性的内容,充分挖掘学生潜力,让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它既强调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又能使学生在学习时有规可依,使学生在程序设计中得到适度的创新体验。2、预备知识学生已掌握了程序设计基础的顺序及选择结构。3、硬件要求建议本节课在多媒体电脑教室中完成,最好有广播教学系统或投影仪,为拓展学习,学生机应允许上互联网。4、所需软件学生机要安装VB60或以上版本。5、所需课时2课时(90分钟)四、教学过程导入从袁隆平的超级水稻研究的故事入手,又到“输出100以内的所有偶数的算术平方根”的的问题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拉开了本节教学的序幕。学生边阅读边倾听。提问:有同学试图用以下方法解决:PrivatePri
tPri
tSubComma
d_Click
Sqr(2)Sqr(4)
fPri
t……Pri
tE
dSub
Sqr(6)
Sqr(100)
由此老师引入今天的循环问题:即问题中包含有重复执行的处理。新课讲解1.通过组织学生探究“输出100以内的所有偶数的算术平方根”的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等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PrivateSubComma
d_ClickStepSqrI2
ForI2To100Pri
tNextE
dISub
让学生感到用VB提供的循环结构语句,能很简便地解决循环问题
2.通过师生共同分析“输出100以内的所有偶数的算术平方根”问题的程序,归纳总结V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