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想本节课力求做到:1、贴近生活,让学生体会到:化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2、通过探究过程的环节设计,充分调动学习、研究积极性,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化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手段;3、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在创设教学环境、提供丰富学习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有机整合。二、教学内容分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内容二氧化碳是在学生学习了氧气的性质之后安排的又一非常重要的气体。由于在氧气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所以对讲课的内容(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和思路并不陌生。又因为二氧化碳与日常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学生在小学自然和前面的学习中已经知道它参与光合作用、温室效应、可以充入饮料、可以灭火、用石灰水检验等,但对二氧化碳的化学知识却知之甚少,本节课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3、教学难点:对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原理的探究。三、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1、经历探索二氧化碳性质的过程,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2、根据已有知识尝试化学实验的设计方法,并能初步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能比较准确、完整地对实验现象进行描述,并根据实验现象推出相关结论。过程与方法:
f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经历探究过程的几个环节,明确研究化学问题的一般方法;
2、通过对实验现象描述、分析、比较、判断、归纳、推理,体会化学研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进一步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四、教学方法设计本节教学的重点是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中应突出化学学科的特色,努力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体会化学实验是研究化学问题的重要手段,通过经历对实验的探索过程,学习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为了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养,培养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本节采用实验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本节教材的特点是实验多,且与生活和生产实际联系紧密,无论是学习物理性质,还是学习化学性质,都尽可能地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并通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师:观看资料《死狗洞》的片断,回答:1、为什么山洞中狗会死去而人却安然无恙?2、人们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