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学概论
第一章世界电视广播发展史论第一节广播电视媒介发展的背景:传播技术的进步轨迹一.产生于人类本能需要:克服空间限制的需要1图像传播2语言传播第一种职业的传播者:吟游诗人3文字传播最早被使用的文字:象形文字4印刷传播5电子传播二.真实地模仿、复制客观现实的需要1模仿行为的功能:模仿是人类的行为与自然的融洽;模仿有“善”的指向;
模仿可以给人带来快感。2媒介技术的进步与模仿行为的进化“仿拟”
第二节广播电视技术发展轨迹(填空或选择)一.广播技术的发展1远距离传播信息的电子技术无线电的发明2声音录制,存储技术的发展3收音机技术的发展二.电视技术的发展:图像和传播能力的双重进步1光电效应和荧光效应:图像制作和显示的理论基础
最早发现这一现象的是英国工程师史密斯,他们发现金属物质硒是一种发电体,法国科学家白克勤尔发现,给某种化学物质充电以使其发光,就可以把电信号转化为光信号。2图像分解和扫描技术1875年,美国人凯瑞发明了图像分解技术,最早的摄像头1880年,法国人勤布朗发现了眼睛扫描事物的原理是将图像分解成许多像素以完成的1884年,德国工程师尼善普可夫用一个满螺旋状小洞的圆盘成功地传送了波动的图像,20世纪真正的电视发明。3机械电视和电子电视的发明世界上最早的电视机,公认是被称为“电视之父”的贝尔德发明的(P6)
f电子电视的核心技术是显像管4电视记录和传播技术的进步:(对电视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技术还包括图像技术和传播技术)(1)电视录像技术的发展
70年代末盒式磁带录像机正式进入家庭,1947年“电视录像机问世”。(2)电视传播技术的发展
微波无线传播到卫星传播再到光缆传播
第三节广播的黄金岁月一.“大萧条”对广播事业发展的促进作用1社会动员作用的发挥(“炉边谈话”)
2流动人口造成的广播伴随性收听优势的发挥(广播优点:感染力强,伴随性收听)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广播媒介发展的促进作用1社会动员作用的继续发挥2广播伴随性收听优势的发挥
第四节电视的黄金岁月和广播面对挑战的应对策略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电视媒介的飞速发展1电视新闻显示了自己极强的生命力;2电视的文艺、娱乐类节目获得了空前规模的发展。二.广播媒介的应对策略和持续发展1调整节目结构,发展广播音乐的潜力(汽车音乐)2广播继续发挥“伴随性收听”优势
第二章广播电视传播的特性与社会功能(167页)第一节广播电视传播的特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