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天,从耳后发际,渐及前额、面颈、躯干与四肢,此时全身中毒症状加重,体温可高达40℃,精神萎靡、嗜睡;恢复
f期:皮疹出齐后,中毒症状明显缓解,体温下降,约12日降至正常。皮疹12周退净。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肺炎、喉炎、心肌炎、脑炎等并发症。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两季是多发季节,其传染性强。病毒一般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或由患者的口、鼻、眼的分泌物直接传染。
风疹发病症状:风疹从接触感染到症状出现,要经过1421天。症状有低热或中度发热,轻微咳嗽、乏力、胃口不好和眼发红等上呼吸道症状。通常在发热12天后出现皮疹,24小时蔓延全身。出疹第二天开始,面部及四肢皮疹可变成针尖样红点,皮疹一般在3天内迅速消退,留下较浅色素沉着。在出疹期体温不再上升,患者饮食如常。风疹并发症很少,一旦发生支气管炎、肺炎、中耳炎或脑膜脑炎等并发症时,应及时治疗。
防治措施:因两种病都有很强的传染性,一旦发病,应及时隔离防止传播。麻、风疹流行期间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尤其是医院,以减少感染和传播机会。
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节发病率最高,常在学校中流行。腮腺炎可因说话、咳嗽、打喷嚏而通过唾液进行传播,少数也可以通过被患者污染的物品(食物、食具)间接传播,起病较急。该病潜伏期一般为十六至十八天,主要症状为一侧或双侧腮腺(耳前和耳下部)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扩展,充塞于下颌骨和乳突之间,边缘不清,
f触之有弹性,并有轻度触痛,局部皮肤肿胀发亮,表面发热,但不发红,不会化脓,张嘴、吞咽和吃东西时疼痛,吃酸性食物时局部更疼。一般是一侧腮腺先肿,一至四天后另一侧相继肿胀,颌下腺、舌下腺、颈淋巴结因受累而肿大。严重的还可见到下颌部、颈部甚至胸部前肿胀,这是由于舌下腺、颌下腺也受累的缘故。患者常有畏寒、发热、头痛、咽喉疼痛、食欲不振、全身不适,严重者伴有发冷、恶心、呕吐、嗜睡、颈部发硬、昏迷或抽筋等。肿胀在三至四天可达高峰,再持续四至五天后逐渐消退,六至七天后体温逐渐下降,经治疗,症状十天左右即可消失,并获得终身免疫。
腮腺炎为自限性疾病,应用潘生丁、病毒唑,疗效显著。中药可用紫金锭醋调局部外敷。
一旦发现学生得了腮腺炎,应立即隔离,其生活用品、文具等煮沸或暴晒消毒,居室要注意通风换气,病人要注意卧床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