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路程、时间和速度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材第七册第五单元“路程、时间和速度”【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和生活材料分析,使学生理解速度的含义和速度的表示法。2、能在实际情境中,理解“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数量关系式,并能用数学语言表达这些关系,促进抽象思维的发展。3、能应用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数量关系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渗透函数思想。【教学重点】理解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应用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数量关系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课前准备】1、交通工具图片,视频展示仪。2、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速度”的信息。【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自由发言结合体育课赛跑,用“我比谁跑的快(或慢)”说一句话。2、初识速度在数学中,“快”和“慢”是用来形容物体运动的速度。3、板书课题:速度(教师出示“大客车”、“货车”和“小轿车”图片,在黑板上模拟比赛,而全体学生当评委)二、交流探索1、交流理解(1)创设情境(视频展示仪出示)
f大货车:2时行驶了90千米;小轿车:2时行驶了150千米;大客车:3时行驶了150千米(2)提出问题学生自由发言出示:①大货车和小轿车比,谁的速度快?②小轿车和大客车比,谁的速度快?③大货车和大客车比,谁的速度快?(3)小组交流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鼓励想法多样化。(4)汇报交流根据汇报,出示结论及算式。把课题补充完整。(5)理解速度理解速度,认识速度的表示法,指导读法。2、观察发现观察三个算式,发现数量关系式。3、应用深化(1)应用解决指名说出家离学校的距离,估计每天上学用几分钟,从而算出步行速度。(2)激疑那么人类有没有可能超过动物呢?引出人造卫星的速度8千米秒。(3)深化感知感知速度单位:千米秒、米分和千米时。三、巩固延伸1、说一说、读一读(1)说一说各自收集的有关“速度”的信息,并读一读。(2)读一读P60的4个速度。2、延伸练习(1)独立完成“试一试”第1题。(2)汇报:路程、时间和速度还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
f四、课堂小结五、布置作业
【反思】:作为一堂在新课程理念引导下实践课,我认为课堂的主要环节基本上符合新课标。比如课堂组织形式生动活泼、课堂语言幽默风趣、课堂评价丰富多样、课堂调控灵活多变、学生反馈也热烈及时等等。但我们应该讨论的是存在的问题,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想方设法加以克服和改进,以适应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