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重要,它是无声的语言,我们称内心独白,伴随出现的是内心视象。行动过程的这三个环节如果漏掉,或是不真实,都会在舞台上出现那种没有思想和感情的虚假表演。因此,舞台行动与规定情境认同感的训练最终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假定的舞台环境中真实的生活。
教学内容:舞台行动与规定情境
1、想象实物动作(无实物练习)2、不同物体的态度变化3、不同环境的态度变化4、不同人物的态度变化5、规定情境不断复杂化6、任务小品7、动词小品8、主题小品9、物件小品10、音响小品11、音乐小品12、节奏小品13、激情小品14、判断小品
教学要求:
这是表演基础训练最关键的阶段,学生在本单元要学会在自己虚构的规定情境中组织起有目的,有顺序而有逻辑的舞台行动,要学会掌握舞台行动诸要素“你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候,你要做干什么?为什么?怎么干?”在行动过程中要学会掌握适应、思考、判断等重要环节,逐步掌握构思单人小品的技巧和方法。
训练要领:
(1)发展动作性联想力《行动与想象》(2)抓住小品中心任务《行动与任务》(3)明确规定情境《行动与规定情境》
(4)掌握行动中的思考判断过程《行动与判断》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无实物练习是“动作性想象”和“有机行动”最有效、最科学的方法,千万不能走过场,一定要认真、扎实。要用实物来检查,迫使学生认真地抓住无实物练习的行动顺序、行为逻辑、质感、量感、体积大小、空间、部位、速度、节奏,不漏掉任何环节,“下一个动作是前一个动作的条件反射的结果”,这一练习的科学性在于养成学生合乎逻辑行动的习惯。会不知不觉的引导学生进入“下意识的创造”。
这一练习又是注意力集中,肌肉松弛、目的、任务、思考、判断等等元素的
f综合训练。无实物练习可以从简入繁,可以逐步加进规定情境,变化节奏,强化职业特殊性等等,甚至可以过渡到单人小品、交流小品。
(2)舞台真实是想象的真实、态度的真实,对物体、对环境、对人的态度变化、实质上是舞台行动的变化。这种练习也是舞台“假定性”最好的练习,经过这种训练,学生未来创作不同风格的现代派戏剧并不困难。
(3)单人小品不要求太复杂的心理生活,避免学生“演情绪”,“挤感情”而是更多一些有过生活体验或间接体验的生活小片断。
(4)在小品中也要避免机械性的形体动作,做完这件事,做那件事,动作之间没有联系,而是形体动作的堆砌,要有中心任务。在小品中一定要让学生明确你是谁,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干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