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区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研究
(开题报告)
一、选题依据(包括选题的目的、意义、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附主
要参考文献,可加页)
(一)研究背景本课题源于大化镇在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思考与实践。1.本课题源于大化镇在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思考与实践。大化镇具有中国丘陵山区农业乡镇的典型代表性。(1)大化镇具有中国丘陵山区农业乡镇的典型代表性。四川省仁寿县大化镇位于县城偏北方向6公里区域,幅员面积688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1个社区共94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368万人,耕地面积25万亩。1996年1月实现了撤乡建镇,同年10月被列为四川省第四批小城镇建设试点镇。1999年7月被眉山地区命名为“小康镇”。2005年5月,原松林乡、府君乡整体并入。大化镇的区位特点。大化镇的区位特点。大化镇处于仁寿北部经济板块、眉山东南商圈和成都南延经济圈辐射区的重要位置。1具有城郊经济区特点。大化为仁寿北上成都1具有城郊经济区特点1具有城郊经济区特点。第一镇,南距县城文林镇6公里,西与黑龙滩景区、北与中国枇杷之乡核心产区文宫镇等为邻。西距眉山40公里,北距成都30分钟车程(特别是成黑快速通道通车后)2具有国道经济区特点。国道213线大动脉由北往南纵贯全境,途经。2具有国道经济区特点。2具有国道经济区特点7个村(社区),长达5公里。近守中等城市仁寿县城、特大城市成都。放眼2800公里国道线,北向远交川北、甘陕,南下直抵云南、东南亚。大化镇的基础条件。大化镇的基础条件。经过长期不懈努力,特别是近几年紧紧围绕“工农并举、培育商旅、融入城市、一体发展”的工作思路加快发展,全镇基础设施面貌得到较大改善。1交通方面。镇域内形成了以213线为主轴、纵横沟通的公路1交通方面1交通方面。交通网络体系。各村组公路交通网络基本形成,村通水泥路达到100。2水利2水利2方面。方面。大部处于黑龙滩灌区,东风总干渠等灌溉渠系贯通,杨家河等小河流蜿蜒流经中南部,除个别海拔600米以上丘陵山村外,灌溉条件和村民饮用水问题基本解决。3通讯方面。除个别山区村外,有线电视网络实现村村通,入户率已达981。通信网络实现全域覆盖,手机座机7000余部,常住人口基本实现一户一机。互联网宽带实现村村通,居民户登记上网率已达12。4能源方面。4能源方面4能源方面。电力实现户户通,场镇和各村农电线路二期改造均已完成,居民、农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