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最近听了一节初中历史课,任课教师讲的是唐朝的政治,内容包括唐朝的建立、贞观之治、武则天、开元盛世,所使用的是按照新课标编写的人教版教科书。然而,教科书上这节课的纲目中,并没有开元盛世的内容,而开元盛世又是教科书中下一节课的课题。我在听课时就在想,这位教师为什么不像以前那样严格按照教科书的编排进行教学呢?他这样来设计这节课的整体思路是什么呢?下一节课他又怎样教呢?课后,我与任课教师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我的疑问。这位教师解释说:之所以这样来组织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基于对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研究,根据分析对这一教学单元进行了新的整合。这个单元的课题是“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教科书上安排了八节课,其中有五节课讲的是唐朝的历史。在教科书的这五节课中,一节是贞观之治,一节是开元盛世。从课题上看,都是以讲唐朝前期的政治开明为主,没有突出经济状况。而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又恰恰是这一单元教学的重要主题,这方面的内容突出了,后面讲民族关系和对外交流就有了基础,也为下一个单元课题“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的教学做了铺垫。所以,我就将这五节课所涉及的内容重新做了编排,一节课讲政治局面,一节课讲经济繁荣,一节课讲科举制度,一节课讲民族关系,一节课讲对外交流,并在本单元最后的活动课中,组织学生进行评价唐太宗的讨论。下一节课重点讲唐朝的经济繁荣。听了这位教师的设计思路,我真的是十分佩服,因为他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摸索着历史新课程改革触及到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这就是单元的教学设计。在以往的中学历史教学中,教材基本上是按通史体系编排的,并分解为一节一节的课,每节课都是独立成章的,历史教师对这样的编排也很熟悉了。但在新课程改革中,课程标准在设计思路上将通史体系进行了改造,以学习主题的呈现方式来编制教学内容,因而新历史教科书就设计出教学单元,每一单元突出一个学习主题,并围绕学习主题组织各节课的课题及内容。这就同以往的教学内容组织有了不同,最大的不同就是从“课”的教学转变为“单元”的教学,由此派生出许多教学上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先来看单元的学习主题的编制思路。在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写道:“使用学习主题的呈现方式,可以更好的体现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有利于改变‘难、繁、偏、旧’的现象,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同时又能兼顾历史发展的时序性与学习内容的内在联系,以反映历史学科的特点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