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助产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研究
作者:刘芳张佩沈丹来源:《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2014年第10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的进步,助产专业的人才社会需求也在逐渐递增,这对助产人员所具备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充分剖析助产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理清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岗位需求能力,整合优化课程体系,使助产专业的人才培养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助产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研究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的进步,助产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趋增多,助产专业人才已成为国内紧缺型技能型人才之一。尽管助产专业是一门古老的传统专业,但是尚未受到医学界足够的重视,按照现行卫生类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目录分类,助产专业属于护理类,其培养的目标应定位为产科护士。根据该专业职业岗位(群)能力和素质要求,助产专业毕业生不仅要具有普通护士的基本条件(宽基础),还要具备助产特色的专长(活模块)。目前,我国的助产专业教育比国际助产士联盟提倡的独立管理助产专业体系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因而必须充分剖析助产专业的现状,对助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素质、岗位能力进行分析,整体优化课程体系,完善适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一、完善助产专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1政策导向卫生部颁发的《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中指出:要“建立和发展临床专业护士”,正式提出助产专业区别于护理专业,突出了助产专业的专业发展方向和地位。《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中提出:护理服务不断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需求,服务领域逐步向家庭、社区延伸,护理服务领域不断拓展,重点加强专科护士的培养。WHO于2005年启动并于2009年推出了《专业护士及助产士起点教育全球标准》,以指导193个成员国按照统一标准有计划地规范专业护士及助产士起点教育。2专业人才缺乏随着人们对母婴保健需求的日益提高,社会对助产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也相应地提高。使助产专业人才成为紧缺型专科技能型人才之一。我国现有助产士与产妇比例为1∶4000,而国外助产士与产妇的比例达到1∶1000,助产士与产科病床之比为1∶81∶10。按照这个数据,全球缺70万助产士,我国缺乏33万4千,远远低于国际卫生组织的规定。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口素质的提高,预计到2015年,我国助产士的需求量将达35万。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3国内教育落后在我国,助产教育一直附属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