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意识及提问能力的现状调查及分析1、现状调查
f由于我省初中历史教学的薄弱性,高一新生既不具备系统的基本的历史知识,更不具备有效地历史学习方法,因此,研究借鉴学习策略初期研究的方法,初步描述我校高一学生提问意识和提问能力的行为,考察他们在提问意识和提问能力行为上的现状。被研究对象为我校高一年级的学生,笔者发动高一年级历史教师自编《中学生提问意识和提问能力调查问卷》(见附录),本调查涉及四个部分:①学生的问题意识;②学生提问的习惯情况;③课堂教学形式对学生提问的影响;④影响学生提问的因素。要求学生学完每课后,根据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匹配的程度进行回答,而不是想应该怎么答或别人会怎么答。在高一开学半学期后,利用自修课时间,进行调查研究。将问卷收集上来,由学生帮忙统计每一栏目人数。2、调查情况分析(1)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表现为学生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感到疑惑的实
际问题,并产生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调查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历史问题意识并不强烈,近一半学生不喜欢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提问题,特别是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对教材、参考书和老师的讲课没有一点质疑的意识。在小组讨论中,会(或基本会)试图提出一种不同于他人的新看法的学生为7202%,也就是说在特定的状态(小组讨论中),学生还是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的。(2)学生提问习惯情况我们认为学生的提问能力是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逐步提高的,学生总体有问题
意识外,还要有提问的习惯。从调查中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没有良好的提问质疑习惯,这说明学生仍习惯于“接受式”的学习,把解答问题看成是一种任务,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独立思考,缺乏挑战困难的勇气、意志和习惯。(3)课堂教学形式对学生提问的影响在回答“你所期盼的课堂教学方式”这一调查项目时,353的
学生喜欢“教师创设情境,师生,生生共同探讨探究建构式”,627的学生认为教师在课堂上需要留适当的时间给他们自由提问。这说明学生需要充足的时间自由的提出问题,他们乐于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自主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但是学生所经历的课堂教学形式大多数是课堂上讲授重点内容,老师有时用提问的方式。这说明历史课堂上提出问题的主题依然是教师,学生提出问题偏少。(4)影响学生提问的因素对喜欢提问的原因调查,结果显示:382的学生出于对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