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其大约起源于十二世、纪的意大利。当时,意大利北部地区的商品贸易较为发达,为了适应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经营者管理的需要,便逐步产生了以“借”“贷”为记账符号的记账方法。借贷记账法作为一、种科学的复式记账方法,形成于15世纪,并以1494年卢卡帕乔利所著《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的问世为标志。
二、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的复式记账方法。在借贷记账法下,对每一、项经济交易与事项都必须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相互联系地进行记录。借贷记账法的特征体现在其记账符号、账户结构、记账规律和试算平衡方法等基本内容上。
(一)记账符号
借贷记账法以“借(debit)、”“贷(credit)”作为记账符号。从借贷记账法的产生历史看,“借”“贷”记账符号原本具有字面上的含义,但记账方法发展至今,其已经失去了其、原有的含义而仅仅作为一种纯粹的记账标志存在。“借”“贷”作为记账符号,已经成为会、计中的专门术语。作为记账符号,“借”“贷”被赋予特定的含义,即“借”用来表示资产的增加、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贷”用来表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资产的减少。对于收入、费用和利润要素的变化而言,费用要素的增加用“借”表示,费用要素的减少用“贷”表示;收入、利润要素的增加用“贷”表示,收入、利润要素的减少用“借”表示。从“借”“贷”记账符号反映的会计要素内容看,、“借”既可以用来表示资产的变化,也可以用来表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变化;同样,“贷”既可以用来表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变化,也可以用来表示资产的变化。从“借”“贷”记账符号反映的会计要素变化的数量、关系看,“借”既可以用来表示增加,也可以用来表示减少;同样,“贷”既可以用来表示减少,也可以用来表示增加。撇开会计要素内容与数量的“搭配”或“组合”关系,“借”“贷”、记账符号都可用来表示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要素,也都可用来表示增加和减少。为此,“借”“贷”记账符号均表现出“双重含义”、。
(二)账户的设置
3
f《基础会计学》教案
第三章复式记账
教师:邓青
确立账户结构的理论依据是会计等式。账户结构的确立是以其在会计等式中的位置来决定的。根据会计等式“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账户可分为等式左边的账户和等式右边的账户,处于等式左边的资产和费用账户,用账户的“左方”即借方记增加,右方即“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