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层培育专家王一恒先生
商场角逐的大环境中结果必然是优胜劣汰,企业间的竞争也愈来愈激烈,使得企业在打拼市场的同时,必须面对企业的发展问题。在制定的战略方向和正确决策之后,是否有效,最重要是各阶层的执行能力,然面,当前在很多企业,“执行链”上往往存在这样一种现象:高层批评中层执行力差,中层埋怨员工执行力差,员工对上层的信息并不了解,所以也常常抱怨中层执行力差。作为中流砥柱的中层,俨然成了各种矛盾的焦点。一、中层执行力不佳总共归纳为三个大层面:(一):中层管理者自身因素层面。问题:中层在企业里担当承上启下、承点启面、承前启后的重任,较之于高层决策者,他们需要承担更多协调者的角色,较之于基层,他们需要承担更多决策者的角色,所以中层管理者在执行力方面,就不能让自己做为高层的“传话筒”,基层的“草包经理”。
作为领导人,在强制执行命令时,难免会引起一些人的不满,有的中层主管不敢做这个“恶人”,不敢得罪人,因此对明显不符合企业规定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结果造成下属的骄横放纵,难以管制。大多企业的中层都是从基层工作出色晋升到中层管理者,他们对技术娴熟、工作积极、业务突出、人际关系好,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不足,就是欠缺中层管理角色的认知和管理职能甚至基本管理方法的了解,不能及时的进行角色转换,仍然将自己处在基层角色,不能很好的指导下属工作,不能更有效地发挥团队的力量,造成自己很忙,而下属却不知道做什么,一脸的迷茫。这就好像司机和乘客的不同:当你是乘客的时候,你可以打瞌睡,可以看外面的风景。但是当你是司机的时候,你的心境就会完全改变。你的眼睛只能看着前面,不能打瞌睡,也不能看外面的风景。而这些中层虽然人是司机了,但是眼光和心境还是乘客,依然用以前的那一套工作。对策:加强中层管理者的自身综合素质,使他们改变错误观念。中层管理者要从提高自身素质入手,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塑造个人人格魅力和威信,全心全意投入到工作中,发挥中层管理者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从业务骨干、业务能手、技术人才中提拔上来的中层管理者要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培训,让他们对中层管理者角色、管理职能和基本管理方法有一定的了解。并对他们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价,对于那些缺乏管理能力的人应该回到技术人员的位置上,这样才能发挥他们的功效,对于企业来说,少了一名平庸的管理者多了一名优秀的技术骨干,而对员工来说也是发挥了自己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