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试结果,河池化工原再生用酸3500kg,用碱3000kg,未有调整。再生剂用量一般以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容量计算。离子交换树脂在使用过程中,或因重金属离子、有机物的污染,或因树脂氧化导致交换基团损坏,其交换容量不可避免地降低。故再生剂量也当视树脂性能而定。14再生时间在既定的再生剂量、流速和再生浓度下,时间实际上也是既定的。原再生的时间一般为60分钟。由于人为操作的影响,事实上浓度不能保证恒定,故很难保证再生时间。
2工艺的优化
21再生液浓度的选择工作层是进行目的交换的树脂层区域,也就是正在工作的树脂层。在离子交换器运行时,工作层是指交换器内沿水流方向上被交换离子浓度等同进水的断面至被交换离子浓度达到水质要求的断面之间的树脂层。再生也是交换过程,只是浓度不同。将这个概念应用于再生过程,则其工作层可以认为是沿再生液方向上已再生好的树脂断面至未再生树脂断面之间的树脂层。假定树脂的交换容量为Qmolm(将再生过程视为交换过程,交换容量即吸附再生液的能力),再生液浓度为amolm,再生液流速为vmh,设备直径为sm,树脂高度为hm,则再生液穿透树脂层的时间为:ts×h×Q(s×v×a)h×Q(v×a)当再生液浓度比较低时,工作层较薄,其移动速度小于再生液流速v,如果提高再生液浓度,工作层厚度将增加,当升高到某一值,就会出现工作层的移动速度等于再生液流速v的现象,浓度超过该值时,在整个再生过程中,再生液就会一直处于穿透树脂层的状态,再生液的利用率就低。因此该值是一个临界值。如前所述,较高的浓差有利于提高再生效果。因此,再生液浓度为临界值时,既能保持经济性又可以获得较好的再生效果。此时工作层的移动速度w为wht代入上式得hwh×Q(v×a)因此时wv得aQ
323
2
f即当再生液浓度等于Q值时为最佳再生浓度。这里需要说明的是,Q是再生工况下的工作交换容量,这是一个与树脂性能、设备性能以及树脂高度、交换溶液浓度等有关系的值。由于再生过程能吸附再生液的树脂不断减少,工作交换容量也随之降低,因此最佳再生液浓度是一个逐渐降低的变动值。由于工作交换容量计算过于复杂,我们通过实验的方式测定初始的工作交换容量,将工作交换容量与时间的函数关系简化为线性关系,其斜率k也由实验测定。故整个再生过程的再生液浓度为aQ初始k×t通过实验,河池化工除盐水系统Q初始约为800molm,k值约为67mol(mmi
),即a80067×t知初始再生浓度为292;阴床Q初始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