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杞县历史文化实践调查报告
实践内容:调查杞县的历史文化。实践目的:充分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实践方式:人物访谈,查阅资料,上网查阅实践结果:杞县概貌
杞县耕地133万亩,辖21个乡镇,是河南省开封市第一人口大县。杞县历史悠久,商朝时建立杞国,距今已有3700年的历史。杞县人杰地灵,历代名人辈出,古有商代名相伊尹、西汉刘邦著名谋士郦食其,东汉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蔡邕,女诗人蔡文姬等历史名流。近代有原新华社社长、著名记者穆青,当代有香港、澳门区旗区徽设计者肖红,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设计者张武等知
f名人士。杞县农业杞县又是畜牧大县,现已建成规模养殖场1300多家,畜牧
业产值已占农业总产值的40以上。近年来,杞县相继获得“全国棉花产量百强县”、“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省畜牧业发展重点县”、“全省农业结构调整十强县”、“全省产粮大县”等荣誉称号。
杞县工业
杞县工业门类较为齐全,发展势头强劲。主要工业企业一百多家,现已形成化工、纺织、造纸、制革、机械制造、粮食加工、蔬菜加工、服装加工、磁性材料等支柱产业。为加快工业发展,近年来我们投资2亿多元,规划建设了占地5000亩的工业园区,目前园区已入驻投资2000万元以上项目26个。
杞县历史
杞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积淀丰厚,历代名人辈出。古有商代名相伊尹,汉朝著名谋士郦食其,东汉洛阳令董宣和著名文学家蔡邕、蔡文姬等历史名流。近代有原河南省委书记吴芝圃,著名记者、原新华社社长穆青等知名人士。杞县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现有省、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1处。保存较为完好的有孔庙大成殿、抚辰楼、文昌祠、天帝、庙,水东烈士陵园等。
杞县大蒜
杞县农业发达,农产品丰富。是国家黄淮海农业综合开发区,素有“中原粮仓”之美称,是国家粮棉生产和出口基地县,属小麦、棉花、肉类、油料全国百强县,是国家瘦肉型猪、板山羊生产和出口基地县。近年来,杞县围绕兴县富民目标,大力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粮经比例已达到4∶6,复种指数达22。现已建成45万亩大蒜、25万亩辣椒、25万亩花生、6万亩菜花、4万亩芦笋和100万袋规模的香菇生产基地;建成23个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和24个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培育了方圆制革公司、家家福面粉厂、联富食品厂等一大批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被省政府评为“全省农业结构调整十强县”。2000年,国家工商总局批准注册了该县农产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