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自己也蹲在纸箱旁。婴儿的头部暖暖和和地包在背心里面,还在吮奶,我听见小嘴吮奶时的咂咂声。我们都在自己的盘子上放满面包和咸肉,在面包上浇上肉汁,在咖啡杯里放了糖。那位长者把嘴填得满满的,细细咀嚼了很久才咽下去。他说:“全能的上帝,真好吃!”接着他又把嘴填满。年轻人说:“我们吃了十二天好的了。”这时,每个人都在狼吞虎咽,都把再次放在自己盘上的面包和咸肉一下子吃得精光,一直吃得每个人都肚里饱饱的,身上暖暖的。热咖啡把咽喉烫得火辣,但我们把剩在杯底的咖啡连同渣子一块儿泼在地上后,又把杯子斟满。两个男人把杯里的咖啡渣倒在地上,一同站起身。年长的人说:“该走了。”年轻人转向我:“你要是愿意摘棉花,我们可以帮个忙。”“不啦,我还得赶路。谢谢你们的早饭。”长者摆了摆手:“不用谢,你来我们很高兴。”他俩一同走了。东方的天际这时正燃起一片火红的朝霞,我独自顺着那条乡间土路继续向前走去。事情就是这样,它令人感到愉快是显而易见的,但它本身具有一种无与伦比的美,因此,我每次回忆时总有一股暖流袭上心头。有删改文章结尾说“它本身具有一种无与伦比的美”,联系全文,谈谈这种“美”的具体所指以及你对这种“美”的认识。【答案】①劳动之美,长者一家男人们早起摘棉,青年妇女在家做饭、照顾婴儿,他们并没有因工作劳苦而抱怨,反而乐在其中。②家庭之美,长者一家虽然生活艰辛,男人摘棉,女人持家,但一家人自食其力,分工合作,其乐融融。③情感之美,面对陌生人的到访,邀请吃饭,既不热情如火,也不冷淡如冰。④生活之美,长者一家生活温馨、朴素,有着令人难以忘怀的田园之风、淳朴之美、天伦之乐。【解析】【详解】
f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作答此类题时首先要明确观点,再立足文本,从小说情节、人物、主旨几个方面探究,言之有理即可。考生通读文章,首先要发现美的存在,然后根据这些内容去分析这些“美”属于什么性质的美,这才体现自己对文中的“美”的认识。小说中的“我”认为这件事具有“无与伦比的美”,主要表现在环境美、人物美、人情美等方面。比如:那是凌晨时分,东边的山峦仍是一片令人生厌的蓝黑色。但山背后却已晨曦微露,一抹淡红渲染着山峦的边缘。当这缕红光婀娜升空时,色泽越变越冷、越淡、越暗。当她接近无边天际时,就逐渐和漆黑夜空水乳交融了,表现的是自然环境的美。母子之间的融合,父子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