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程,而非高尚、无私的“牺牲自我,成就他人”。换言之,以“蜡烛”精神作为教师的基本道德要求,是不合理地抬高了教师职业的精神地位,过高地设立了教师职业的道德义务。
3、“蜡烛”意味着“牺牲”、“无我”,是传统社会对教师职业所设定的最高道德标准。社会用底线道德来约束其成员的行
f为,对于教师,也应由基本的教师道德准则来要求。因此,“蜡烛”只应是道德的推崇,而不应是道德的要求。
4“蜡烛”只强调了输出,以燃烧自己为代价去“照亮别人”,但忽略了向学生学习,从学生那里获取有用的东西包括思维、启示等等,因而使教学过程变为单程流向,没有真正体现出是一种教学互动的特点。
个人认为,传统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蜡烛”精神完全可以理解为教师在“为人师表”的同时,创造条件发展自身专业素质,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由经验型向科研型、专家型转变,这也是终身学习的实现;在爱学生的同时,突出人格教育的魅力和力量,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强调创新和实践能力,不断发展和完善学生的人格,让学生从教师身上看到的是燃烧的希望,是“凤凰涅盘”,而不是燃烧的晦涩。
总之,作为教师,不仅应该提倡责任与义务、奉献与牺牲、无私与奉献,更应该关注自身完整、和谐、可持续的发展,注重培养自己的教育方法、教育理念和教育创新。作为教书育人的最高境界,其意义不是无私和牺牲,而是生命力量和精神体系的升华。对于全社会而言,这种升华与忘我相比,也有着更为重要的价值。
f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