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论》与中国封建君主
【摘要】:《君主论》提出”目的总是证明手段正确的原则”,即聪明的君主应该运用高压和怀柔、刽子手和牧师相结合的软硬兼施的手法来维护自己的统治。文章将结合中国封建君主的例子来分析《君主论》中的君主观。
【关键词】:《君主论》中国封建君主帝王统治
一、背景阐述
尼科洛马基雅维里(1469-1527)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人文主义政治思想家。西方学者称他为”政治学之父”。马基雅维里从小没有受过多少正规教育,这使他摆脱了当时盛行的刻意仿古。长大后曾出任佛罗伦萨共和国秘书处首脑,处理外交和军事事务。多年的外交生涯开阔了他的眼界,丰富了他的政治经验,他清楚地看到意大利同大国国力上的悬殊,出于爱国之心,他开始探讨挽救意大利于危亡的措施。他聪慧敏感,坦率异常,虽有时不免偏颇,但其慎密的思维形成他独特的思想,其惊世之作《君主论》体现了这种独特的政治思想。它是迄今著名的政治学著作之一,也最先完整地提出了资产阶级国家学说,建立了较为完整的近代政治思想体系。同时,《君主论》还是第一部主张政治学应当具有自己的原则、不应该接受任何种类或任何来源的存在不去战胜他人准则的著作。马克思和恩格斯曾高度评价他为”第一个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的政治思想家。”然而,《君主论》提出”目的总是证明手段正确的原则”,即聪明的君主应该运用高压和怀柔、刽子手和牧师相结合的软硬兼施的手法来维护自己的统治。客观地说,《君主论》犹如一把双刃剑,把握适度就能推动社会发展,反之,则阻碍社会发展。
二、《君主论》的主要思想
马基雅维里在《君主论》中围绕君主问题提出了他的国家观、军事观、道德观、君主观。
国家观:君主必须注意同人民保持较好的关系。一个拥有民心的君主在动乱之时,能”处逆境而不沮丧,以其精神意志与制度措施激励全体人民”。
军事观:君主除了战争、军事制度和训练外不应有其他的目标、思想,这是统帅者应有的惟一专业。君主还应身体力行,习惯艰苦的生活,以在命运逆转时就已经作好反击的准备。
道德观:君主必须通权达变,灵活机动。君主应同时效法狐狸和狮子而不必拘泥于舆论。”君主若能保持他的国家,他所采用的手段总是被人们认为是光荣的”。
f君主观:君主要真正了解国情,注意避开谄媚者。君主对已经决定的事情要坚决不改变。君主统治国家要了解国情,听取真话,选拔说真话的有识之士。
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往往是在道德观上的指责,法国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