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安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评析
一、从2009年考试说明看到命题的改革(一)、选修占15。化学的考试范围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和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对应《考试大纲》中规定的“必考内容部分”;第二部分包括选修模块“有机化学基础”和“物质结构与性质”的部分内容,约占15。(二)、新增和强化了部分内容点。如:(1)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常见金属元素增加了Cu;(2)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做到1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3)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所要求的考查点几乎是全新的,要求掌握用电子排布式表示的常见元素为136号。(三)、部分内容被弱化。包括:共价键的极性、分子的极性、氢键、分子间作用力等不做要求,元素化合物内容仅限于所规定的元素,不要求到族的范围,有机化合物仅限于所规定的几种常见物质,不要求掌握到这些物质的同系物,即就物质论物质,不再延伸;定量实验仅强调了溶液的配制,中和滴定实验没有提及。(四)、侧重考查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安徽高考理综化学命题依据二、2009年安徽高考理综化学命题依据命题既要保证平稳过渡、又要体现新课程理念。“平稳”要求制约试题命制的各种因素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体现新课程理念”强调新课程较原教学大纲的不同点,要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对2009年安徽理综化学试题认真研读分析,可以看出试卷的整体设计注重将“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和体验性学习目标”这三个方面的课程目标有机整合在真实的问题中,对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及化学与社会发展”等五个主题进行全面地考查。试卷结构稳中求变,试题难度总体下降,对稳定考生情绪和深入推进新课程实施和安徽高考新方案的实行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安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内容内容分析三、2009年安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内容分析1.总题量减少,化学科总分值也降低。题量由原来的“84”模式,改变为“74”模式,即7道单项选择题和4道非选择题共11题。总分由原来的108分降低为100分。即选择题共7题,每小题6分,共42分;非选择题从第25题到第28题,其中第25题17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7分,非选择题部分由原来的60分降为58分。2非选择题结构有较大变化。具体为第25题为原子结构与元素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