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发生肿瘤或出现结石,将胆道阻塞,胆汁不能顺利排泄,而发生阻塞性黄疸。肝炎患者的黄疸一般为肝细胞性黄疸,也就是说直接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均升高,而淤胆型肝炎的患者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总胆红素的正常值为171-171μmolL1-10mgL,直接胆红素的正常值为171-7μmolL1-4mgL。反映肝脏合成贮备功能的项目反映肝细胞合成代谢功能的指标:总蛋白(TP)、白蛋白(ALB)、免疫球蛋白G、凝血酶原时间(PT)。一旦肝脏合成功能下降,以上指标在血液中浓度随之降低,其降低程度与肝脏合成功能损害程度呈正相关。血清麝浊试验简称TTT,反映了肝实质损伤的程度,也是肝脏蛋白质代谢功能紊乱的一种定性试验,其升高的程度基本与肝脏损伤的程度平行。白蛋白是在肝脏制造的当肝功能受损时白蛋白产生减少其降低程度与肝炎的严重程度是相平行的。慢性和重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清白蛋白浓度降低。白蛋白在体内起到营养细胞和维持血管内渗透压的作用。当白蛋白减少时,血管内渗透压降低,患者可出现腹水。球蛋白是机体免疫器官制造的当体内存在病毒等抗原(敌人)时机体的免疫器官就要增兵,来消灭敌人。因此,球蛋白产生增加。血清白蛋白的正常值为35-50gL,球蛋白为20-30gL,AG比值为13-25。反映肝脏纤维化和肝硬化的项目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白蛋白产生减少,而同时球蛋白产生增加,造成AG比值倒置。慢性乙肝患者,长期白球比例倒置,警惕有肝硬化迹象。白蛋白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正常肝细胞的数量,若白蛋白值在病程中逐渐减少,则表示病情较重,预后不好;治疗后白蛋值上升,提示治疗有效;白蛋白值减少到25gL以下时,容易发生腹水。球蛋白值升高,一般表示肝脏内有炎症改变。当AG比值小于1时,称AG比值倒置。病情恶化时,AG比值下降。若倒置,常提示有慢性肝实质性损害,预后较差。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揭示肝脏合成各种凝血因子的能力降低。肝脏是血液凝血因子的主要场所,当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时,常反映肝细胞的损害程度,常引起出血、淤血等临床表现。AG比值正常为13-25。反映肝脏肿瘤的血清标志物甲胎蛋白(AFP)是用于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生化检验指标。虽然甲胎蛋白(AFP)升高,但此时大多数肝癌病人无明显症状。不过少数肝炎和肝硬化、生殖腺恶性肿瘤等情况下甲胎蛋白也会升高,但升高的幅度不如原发性肝癌那样高。另外,有些肝癌患者甲胎蛋白值可以正常,故应同时进行影像学检查如B超、CT、磁共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