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心得体会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心得体会
今年寒假,我阅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这本书,感触很深。这本《陶行知教育名篇》记录了陶行知先生一生对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探索及精髓,文章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既强调了教育的现实功能,又关注了教育的方法与途径。对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是那么的贫泛,感受到自己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积累。所以在读书的同时,我还认真做了笔记,希望学有所得。下面我是对读这本书的几点体会:
令我感触最深的是陶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这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实际生活是我们的指南针,向我们供给无穷的问题,要求不断的解决。什么是“生活教育”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社会即教育”,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大自然里,使它们任意飞翔。把学校的一切伸到大自然里,要先能做到“生活即教育”,这样的学校才是学校,这样的教育才是教育。陶先生主张远离生活的教育不是真教育,好教育,脱离实践的知识是虚的,不实用的。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也让我感受到了在教育教学中让学生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在传统的教育中我们让学生读死书,让他们以考试分数为目的,以分数来分学生的好坏。陶爷爷形象的把传统教育比喻为吃人的教育。例如有一则漫画这么形容的。一幅图:学校开学了,学生带着长方形,正方形,六边形等等各种形状的脑袋进入学校。另一幅图:他们毕业后,一个个带着圆形的脑袋从学校走出来。这个漫画形象的表现了传统教育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以传受知识为已任,学生以接受知识,应付考试为追求的目标。生活教育他则教人做人,他要教人生活。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他第一就注重健康,他反对杀人的各种考试。这是我们现在所追求的教育,新课标中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活起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他们自主。他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现代学习方式,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多么的重要。现代的教育必须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
f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上取得和蔼发展。陶先生的“教学合一”也给我在今后教学上予很大的启示。陶先生认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