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光电信息工程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一、本学科专业发展的历史沿革
信息工程专业(光电信息工程方向)最早源于1952年全国高校大调整时第一批设立的专业之一“光学仪器”专业。当时全国高等学校共设置本科专业215个。继浙江大学于1952年率先筹建“光学仪器”专业之后,北京理工大学(1953年)、天津大学(1958年)、清华大学(20世纪60年代初)等也陆续成立了“光学仪器”或“军用光学仪器”专业,成为我国最早从事光学工程高级人才培养科系的重要代表。“光学仪器”专业从20世纪50年代初设立到20世纪90年代初这40年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发展和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需要,为了进一步解决专业划分和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原国家教委自1989年开始着手进行了第三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修订工作历时4年多,形成了体系完整、比较科学合理、统一规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并于1993年7月正式颁布实施。在这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中,光学仪器”“专业归并调整为“光学技术与光电仪器”专业代码080402)(,归属于仪器仪表类(代码0804)专业。原设置“光学仪器”专业的院校于1994年相继更名,同时相应进行了课程体系的调整,在原有光学、机械技术的基础上普遍加强了电工和电子技术类课程以及计算机和软件设计方面的内容。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信息产业新技术的诞生与发展,古老的光学又焕发了青春,出现了许多新的科学分支和技术增长点,国家建设需要大批具有信息工程知识背景,宽基础、高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基于此种形势,经过反复的调研和酝酿,借鉴众多的国内外大学经验,部分高校(如浙江大学、天津大学等)决定正式将本校原来的“光学技术与光电仪器”专业更名为“信息工程(光电信息工程方向)”专业,按照教育部1998年最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该专业归属于,“工科本科引导性专业目录”中的信息工程(080609Y)专业。专业更名后,在制定相应的课程设置方案过程中,综合考虑了光电信息技术中信息的产生、传输、处理、应用等各个方面内容,结合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状况合理地安排了课程比例,充分突出了光电结合、以光为主的特点,既发挥了以往专业的基础和优势又适应了信息产业技术发展的要求。2001年前后,南京理工大学将原专业拓展为“光电信息工程”080616W专业,后来又有部分院校在相关学科专业(如:“应用物理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