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分散,越来越弱,响度就越小。(3)音色表征不同声音的特征,与发声体本身的特征有关。音色是我们分辨各种声音的依据,它不受音调、响度的影响。不同乐器,即使发出音调、响度相同的声音,我们也很容易识别乐器种类,不同人发出的声音,就是由于音色不同。5、人怎样听到声音:(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
f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3)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
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4)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
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第二节乐音与噪音1、区别乐音还是噪声的方法:
(1)从定义本质上区别:乐音即好听、悦耳的声音,它是发声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噪声即嘈杂、刺耳的声音,它是由发声体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超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从这一点看,所有声音都可能成为噪声,乐音在不适当的场合下也可能成为噪声。2、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到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3)噪声主要来源于人类自身和人类发明的机器。(4)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①分贝(dB):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它是声音强弱的单位。0dB是人们刚刚能听到的最弱声听觉下限。
②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学习,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5)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6)减弱噪声的方法:
①在声源处减弱:可以采用更换声源或加屏蔽罩隔离。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建立隔声屏障来反射或部分吸收传来的噪声。③在人耳处减弱:在噪声环境中工作,可以戴上耳塞、耳罩等护耳器具,防止噪声损坏听觉器官。第三节超声与次声1、人能听到声音的条件:(1)声源、介质和良好的听觉器官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