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时期内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一般以商品价格变化1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来表示。即:Ed■。其中:Ed代表需求价格弹性系数,Qd表示需求量,△Qd表示需求量的变化量,P表示价格,△P表示价格的变化量。由于商品价格的变化与需求量的变化方向相反,Ed为负值,因而采用绝对值表示。当Edgt0时,商品需求量的变化程度大于其价格变化程度,即需求价格弹性高。当Edlt1时,商品需求量的变化程度小于其价格变化程度,即需求价格弹性低。
供给的价格弹性(PriceElasticityofSupply),简称为供给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商品供给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与需求弹性类似,一般以商品价格变化1所引起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比确定,用Es表示。由于商品价格的变化与供给量的变化方向相同,Es为正值。当Esgt1时,商品供给量的变化程度大于其价格变化程度,即供给价格弹性高。当Eslt1时,商品供给量的变化程度小于其价格变化程度,即供给价格弹性低。
需求价格弹性反映的是商品价格变化对消费者购买欲望的影响,也就是说商品价格决定了消费者的购买动机,进而影响到对该商品的需求量。供给价格弹性反映的是商品的价格变化对生产者生产量的影响。也就是说商品的价格变化决定了生产者的生产动机,进而影响到商品的生产数量和供给数量。
一般来说,对于消费者来说,产品价格的升高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消费者的购买动机,进而带来消费需求数量的减少。继之,由于消费需求减少又可能导致生产企业降低价格促进消费,于是又会刺激需求量的增加。这就是价格需求弹性的一般特点。而对于生产企业来说,产品价格升高会激发起进一步扩大产量的动机,带来产品供给量的增加,当增加到供过于求、产品积压时,又需要降低价格以促进消费。这是供给弹性的一般特点。当然,由于商品的性质不同,其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也不尽相同。
三、价格弹性的组合类型与应用建议
依据商品的供、求价格弹性高、低不同,可以将商品分为A、B、C、D四类,其组合情况大致如表1所示。
对于A类商品而言,表现为高供给弹性和高需求弹性。这类商品一般是指资源丰富、易于加工、生产能力可以迅速扩大、可替代的非生活必需品,如部分农副产品,这类商品的价格调节作用比较明显,价格提升会推动生产者加快生产,从而导致供给数量的增加反之,价格降低时,由于生产者利润空间缩小,影响到生产的积极性,进而导致其商品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