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学习体会
教师这一职业,是培养活生生的人的特殊工作,不同于工厂生产产品,工作性质显得任务更艰巨,更复杂。《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出台,从更高层面、更加全面、更加详细的角度规范了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学方式、综合素质等定性方面的要求,非常贴合、非常熟悉、非常亲近、非常细化的语言描述,再不是那些生硬的冷冰冰的高度概括的套话,这更符合现代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标准》分四个方面描述了其基本理念,一是学生为本,二是师德为先,三是能力为重,四是终身学习。在基本内容中对中学教师的专业标准又有详细的要求,分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共61点基本要求,非常详细具体,以前的文件前所未有。通过仔细研读《标准》,在此谈谈《标准》强调的几个方面的一些体会:一是以学生为本。《标准》的所有要点无不紧紧围绕着“学生为本”这一核心理念,因为以学生为本是教师职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正是体现了我们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离开了这个核心理念教书育人就无从谈起。《标准》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要求,突出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促进每个学生主动、活泼地发展。从这点来讲,我们开展的每一件工作事先都应该认真审视一下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平安快乐,是否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以这把尺子衡量我们开展的工作是好还是不好,应不应该实施,怎样实施。
1
f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各部门和教师个人都应该做大量的工作。从教师的培养、招聘把好准入关,把具有高素质的人吸引到教师行业中来;对照《标准》对教师进行考核、评聘、评优评先、培训等,不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作为一名教师怎样才能达到标准的要求?需要每个教师付出坚持不懈的、终身的努力。二是师德。《专业标准》指出:“关爱中学生,重视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中学生生命安全”;“尊重中学生独立人格,维护中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中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中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中学生”、“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等师德规范,这些都是常常提起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具有崇高精神境界、知识渊博的人生引路人。因此,教师要以德立教,以身示教,尊重学生的人格,与时代同步,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楷模。二是反思意识。《标准》对具体教学工作的能力要求,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