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博弈中的中国(三)
论美国的自尊心基础和反华的根本原因!孙子云:古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Natio
)都是有特点的。这些特点既可以造就这个国家,也可以毁掉这个国家。因此要制定对付某个国家的政策,必须按照这个国家民族的特点来进行。
拿苏联的历史来说,苏联解体是由于冷战。而冷战开始是有其历史背景的。有人曾这样论述苏联:“这个国家总怀有相当的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又是模糊的。这一点,从苏联成立开始就是如此。即便列宁这样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也在这一问题上犯过错误。这一问题延续到了斯大林以至于苏联后来的多位领导人。他们都相信这样一点:那就是资本主义国家想通过战争消灭苏联。苏联这种模糊的不安全感使得苏联以自己的国力极限加强军事力量的建设。二战德国对于苏联的侵略又让苏联领导人进一步确信了这一种不安全感的正确性。苏联对外表现出来的强大武力就是在苏联领导人的这种不安全感中造就的。
f为了应对整个资本主义阵营,苏联几乎毫无疑问地必须投入所有可能的资源在军事建设上。因为他的假想对手实在是太强大了。俄国的工业基础在欧洲并不是特别雄厚。连列宁自己也认为,革命首先在俄国实现的条件并不是很成熟。而当革命首先从俄国开始之后,那种不切实际的过分的受威胁感就更是极端不利于苏联的发展。压倒众多的资本主义国家谈何容易冷战持续了几十年之后,苏联经济不堪重负,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然而,在西方并未投降的情况下,单方面缓和对抗对于苏联无疑意味着意识形态的崩溃。苏联政府单方面的削减军备几乎等于向苏联国民宣告其几十年的竞争是失败的。在美国日趋强硬,而苏联的改革又不得不进行的时候,戈尔巴乔夫等苏联领导人长期在两难中徘徊。可是苏联的经济形势已经不允许苏联领导人这种无作为的现象继续下去。历史走到了八十年代中期后,苏联的解体乃是历史的必然。
苏联的例子说明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是有自尊心和自豪感的,这种自尊心和自豪感必须是建立在一定的让人骄傲的事情上。再拿中国做例子来说,中国人的自尊心和自豪感,主要是来源于在长时间跟大自然和周边民族的斗争中,在大灾大难面前,能够成功的保持其文明的连续性和传承,并且不断推陈出新,提升自我。正如孙皓晖在其文章《世界
f曾经拥有这样的中国》里面所指出的,“任何一个能够自立于世界的民族,都曾经经历了种种严酷的生存考验。一个顽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