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专题七综合性学习同步导练
【2016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卷】二、综合性学习5分6金秋十月学校开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活动一承习俗1古代诗歌中“月”是常见的意象,下面与“月”有关的诗句中,哪两句写到了传统节日在答题卡选择题处填涂答案1分A.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D.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2同学们收集了一些唐代诗人在传统节日记事抒怀的作品《九日齐山登高》是其中的一首,请你认真阅读,回答问题。2分九日齐山登高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你注意到这首诗中描写的节日习俗了吗请写出你学过的同样描写这个节日习俗的两句诗。活动二学对联3对联的基本要求①必须是两句而且这两句字数一样多。②头一句与第二句所用短语的结构与词性应当相同或相似即是说必须形成对偶的修辞格。如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这两句就可以称作对联“国家富强”是主谓短语“人民幸福”也是主谓短语“国家”与“人民”都是名词“富强”与“幸福”都是形容词。③两句的内容必须有必然的联系如果内容没有联系即使符合前两点要求也不能叫做对联。④上联最后一个字应为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应为平声。请根据对联要求解答下面的问题。2分你认为下面三个选项中哪一个选项的内容不可以作为对联,请具体说出两个理由。A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fB百花迎春满地香幸福临门多喜气。C东风化雨山山翠政策归心处处春。【答案】:二、综合性学习5分61C1分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2分3B项两句中“满地春”与“多喜气”不构成对偶或短语结构与词性不同。上联最后一个字应为仄声而“香”是平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应为平声而“气”是仄声。2分【2016云南省】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含810题,共8分)(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89题。(6分)“半瓶水”的浪费,身边屡见不鲜,一瓶矿泉水花不了多少钱,不喝完似乎用不着斤斤计较,但在全国范围一算,浪费就极为惊人。据统计,我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目前全国城市约三分之二缺水,约四分之一严重缺水。一方面是水资源缺乏,一方面则是“半瓶水”浪费严重,这暴露出节水方面的短板。8.篮球赛结束后,看到小明把喝剩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