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II、某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本地所产矿石A的纯度,利用下图装置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原理】:测定一定质量的矿石A与足量稀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在常温常压下
的体积,根据密度求出二氧化碳的质量,然后根据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算出矿石A
f中碳酸钙的质量,进而求出矿石A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实验步骤】
①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在试管B中加入10克矿石A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C、D管中加入一定量的
水,C管的液面上加一层油,并将分液漏斗A和试管B
用长导管E连接起来。
③记录C中液面刻度(C为带有刻度的玻璃管);
④由A向B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
⑤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记录C中
液面刻度,计算得到气体的体积为VmL(经查,该气
体密度为ρgL);
B
⑥计算气体的质量并由此求出矿石A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实验分析】
(1)小明同学认为在实验前要将矿石A全磨成粉末状,你认为他的目的是:
;
(2)小洁同学认为该实验的设计中最经典的是连接仪器A和仪器B的橡胶管E,你认
为如果没有橡胶管E,则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何种影响?
(3)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时,如图准备好装置,在C、D两管中装好水且液面相平,提
高D管,
,则气密性良好;
(4)通常实验前须估算药品用量,如果实验过程中,发现盐酸的量不足,应中途加酸
还是重新实验:清判断并说明理由
。
(5)实验结束时同学们才发现由于粗心,小伟将植物油加到了D管的水面上,大家一
致认为由于该粗心将会导致测得的矿石A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产生误差,你认为该
误差是
(填偏大或偏小)
。
(6)化学老师看了他们的实验设计后,对他们的设计方案和合作意识、探究精神都给
予了很高的评价,并对他们进行启发:二氧化碳的质量可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测反应前后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之差来求得,于是他们又在烧杯中进行了如下
的实验测定:
项目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所取矿石A的质量g
12
12
15
所加稀盐酸的质量g
120
150
100
剩余物质的质量
127.6
157.6
110.6
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数记的分析和计算:
①当所取矿石A和稀盐酸的质量比
时,矿石A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②矿石A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分)
③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2分)
f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
题
1
2
3
4
5
6
7
8
号
答
B
A
C
A
C
B
C
B
案
题
9
10
11
12
13
14
15
号
答
C
C
B
B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