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快速整理材料并送回材料架五、得出结论师:现在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描述实验现象。生:我们组用白糖进行实验,发现搅拌的那杯很快溶解了,没搅拌的那杯到现在还有些没溶解完;生:我们组用小苏打实验,也发现搅拌的那杯很快溶解了,没搅拌的那杯溶解得比较慢;生:……师:看来很多实验现象都支持一个结论生:搅拌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师:由于同学们都注意到了在做对比实验时要控制只能有一个变量,所以我们的实验很顺利,实验结果也很接近。科学家们也做过类似的研究,发现了同样的结果:搅拌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师板书)除了搅拌之外,还有其他方法可以加快物质溶解吗?我们回家尝试一下,下节课继续研究。【教学反思】是什么影响了溶解的快慢,大多数学生会比较容易想到搅拌,因为来源于较熟悉的生活体验。因此从生活场景导入,让学生进行猜想假设,但正因为太熟悉,
f又是初次接触“有依据的假设”,一下子不知道如何表达假设的理由。这时老师提示,“你为什么会这样想?”“生活中有过哪些经历”等可以较好地给学生引导。
本课另一个难点是对比实验。学生初次接触,如果对实验中的条件不加限制,那么在实验过程中就会呈现出复杂多变的不同现象和结果,所以在实验前先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让学生自己关注到对比实验应注意哪些条件是有可能影响到实验结果的,要注意保证相同。学生经讨论发现的问题,远比老师告知更能引起注意。最后老师再进行概括归纳,告知学生对比实验的一般原则,也为本单元后面的教学作了铺垫。保证了实验的顺利进行。
【总结点评】本课从“搅拌对溶解的影响”导入,引导学生进行假设。这是“猜想假设”能力目标到第二阶段训练,与第一阶段的训练不同,第一阶段训练倾向于让学生能大胆猜想,而到了三年级,则要让学生意识到科学假说是建立在一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并经过了一定的科学验证的一种科学理论。它不是毫无事实根据的猜想、传说不同,也不是缺乏科学论据的冥想、臆测。本课另一个难点是学生初次进行对比实验的操作,要在对比实验教学过程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要根据教材内容、学生认知水平和实验教学设备等,灵活选择适当的教学形式,善于运用整体教学设计的原理进行对比实验的教学设计,努力使教学设计过程与科学探究过程实现互相和谐的统一。
f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