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法用语言来表达,而是指不需要说,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意思差不多。庄子的这句名言的内涵实在是太丰富了,从这中间,我们可以得到关于教育的深刻启示。我们把它归纳为三点:一是在教育目标层面,要追求眼前功利,但更要着眼长远目标。坦率地说,在现在的体制下,很少有校长能够完全不管分数、排名、评比这些功利的事情,但如果学校教育只是在这上面打转转,还乐此不疲,那就有问题了。所以说,教育还要着眼学生的长远利益,要为学生将来的成长和终身的发展考虑。这样,才是对人的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的尊重。二是在教育内容层面,要关注自然美、物质美等外在的美,但更要有艺术美、精神美的内容。人需要在自然美、物质美中放松身心、享受生活,我们并不排斥这种正当的需求,相反,教育要让学生学会去欣赏和享受这些美。不过,我们都知道,艺术美、精神美等对于人来说是更高层次的美,是“大美”,教育当然要把重点放在这个上面。三是在教育策略层面,教师要言教,但更要身教。这个意思我们经常讲,就不多说了。
杨孝如:我觉得您对“和”的教育和“美”的教育解释得非常有意思,但我想,你们提出的“和美”教育一定不会是“和”的教育与“美”的教育的简单相加吧?
吴洪玉:那是当然。“和”与“美”单独来看各自有各自的意思,但是并不是说两者之间没有什么关系,如果是这样的,我们的“和美”教育就变成了“和”、“美”两张皮了。“和”与“美”不仅有联系,而且还有本质的联系,这不是我们的观点,古今中外很多人早就表达过这个意思了。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美是和谐与比例”,春秋时期楚国的大夫伍举把这个意思表达为“夫美也者,上下、外内、小大、远迩皆无害焉,故曰美”,前苏联的别林斯基说得更明确,“美是和谐的统一”……从这些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和谐产生美,和谐是美的重要特征之一。反过来看,美又何尝不能催生和谐?费孝通先生说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只要在“各美其美”的基础上“美人之美”,就能形成“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和谐局面。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杨孝如:费孝通是一个社会学家,这句话里的“美”好像不仅仅指通常意义上的“美”吧?他表达的意思应该是对自己的民族文化要有信心,同时也要尊重不同的文化,这样世界上不同文化才不会相互冲突,实现和谐共处。
吴洪玉:是啊,不过刚才我讲过,我们“和美”教育中的“美”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美”,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