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i<A,光进入空气中发生折射现象。
si
r
si
i153×si
30°0765r49°54′【小结】解光的折射现象的题目时,首先应做出判断:光线是从光疏媒质进入光密媒质,还是光线是从光密媒质进入光疏媒质。如是前者则i>r,如是后者则i<r。其次,如果是从光密媒质进入光疏媒质中,还有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应再判断入射角是否大于临界角,明确有无折射现象。
用心
爱心
专心
f例3如图13-4所示,放在空气中折射率为
的平行玻璃砖,表面M和N平行,P,Q两个面相互平行且与M,N垂直。一束光射到表面M上(光束不与M平行),则:A.如果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光在表面M发生全反射。B.无论入射角多大,光在表面M都不会发生全反射。C.光可能在表面N发生全反射。D由于M与N平行,光只要通过M就不可能在表面N发生全反射。
【错解分析】错解:光束从空气中射到玻璃砖表面M上,是由光疏媒质到光密媒质,不可能发生全反射,而从表面N射出空气,是由光密媒质到光疏媒质,光可能发生全反射,故选B,C。机械地记住光从光密媒质到光疏媒质,可能发生全反射,而不具体分析光通过表面M后射到N表面光线的入射角的大小是否大于临界角,而错选C。【正确解答】
如图135所示,光射到表面M的入射角为ii≠90°折射角为r,
面N,因M∥N,故其入射角i′r<C。即光只要通过M即不可能在表面N发生全反射。若光通过M先射到MN面再射到P面(如图13-6),同样可以证明经P面发生反射,反射光线射至N面时,由几何关系可以证明入射角i′r,根据折射定律折射角r′i,同样不可能发生全反射。故应选B,D。【小结】同一个初始条件可能有若干个不同结果。这是对考生思维能力的考查。本题中,当光线射到M上,发生折射。以A为分界点,入射点在AC之间,光线先要到达P界面,所以一定
用心
爱心
专心
f先要讨论光线在P界面上的行为。光线在P界面一定会发生反射现象,是否发生折射要看入射角是否大于临界角。由于此问题与本题无关所以可以不讨论它。如果试题提出光线在P界面的行为时,就要认真讨论。结论是:入射到M面光线的入
例4如图137,P为发光点,MN为平面镜,那么在MN与P之间放上不透明挡板Q后,像的亮度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填“变亮”或“变暗”或“不变”。
【错解分析】错解:在MN与P之间放上不透明挡板Q后,必然会使从P点发出的光被挡板挡住部分,所以像的亮度会变暗。
选错的同学是将此类问题与在发光点S与透镜之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