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商的商务政策中有过多的限制性条款:
f(1)厂家往往规定由经销商承担广告宣传费用,以此来分摊自己的成本,却加重了经销商的负担。(2)厂家编制过高甚至无法完成的年度计划,向经销商强行分解,造成经销商库存严重积压。(3)厂家对旗下的经销商实行严格的区域限制,不允许跨地区售车或购车,剥夺了消费者的消费自由。(4)单一的零部件供应策略,剥夺了经销商自由采购的意愿。解决方法:要剔除授权合同中的强权条款,国家政策应制定授权合同示范文本,并监督合同的执行情况。新的授权合同应体现以下原则:(1)体现权利义务对等;(2)明确授权合同期限;(3)合同期内不得中止授权,否则要赔偿经济损失;(4)授权合同以中国法律为基准,适合我国国情;(5)体现授权合同的唯一性原则;(6)建立授权合同执行监督机制;(7)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供应商对经销商的强制性政策。2.单一的模式、过高的建店标准加重经销商的负担近年来,我国汽车销售行业中以4S为主的销售模式发展单一化,出现了很多问题:(1)4S店越建越大,越建越奢侈,造成资源浪费,加剧了环境污染。
f(2)厂家往往向经销商收取过高的建店保证金,并指定建店材料供应商和设备供应商,加重了经销商的成本负担。(3)厂家强压给经销商的“铺底库存”多为“过季产品”,造成经销商手中的库存越来越多,容易导致滞销。解决方法:对于以上问题,罗磊提出应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4S店建设标准。基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特点,根据当地的经济标准建设不同规模的4S店,而不是一味地求大求好。
3.营销网络盲目扩张,易造成恶性竞争部分品牌在部分城市的4S店数量:一汽大众北38京上9海广5州深6圳997145954711382722上海大众东风雪铁龙一汽丰田
f从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汽车企业的4S店都集中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销售网点分布不均匀,这样容易造成同品牌经销商之间的恶性竞争。对此,应由经销网络备案工作发挥各级汽车流通行业组织的作用。是否新增网点,应由经销商和厂家实地考察后共同来决定。
4.部分厂家的分网策略同样会引发恶性竞争近两年,当合资企业纷纷开始并网销售的时候,某些自主品牌企业却正好相反,不约而同地实施着分网销售的策略,拼命扩张建店。当前,奇瑞、吉利、比亚迪、江淮、东南、一汽轿车等企业的分网销售虽然是扩充网络的另一手段,但4S店越来越多,后果同样会引起经销商之间的恶性竞争。解决方法:国家政府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