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学法指导指导学生运用实验观察、分析、比较、讨论、概括、练习等学习手段,通过亲自动手参与实验,分析讨论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过程培养其探索精神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与合作精神教学流程:六、教学过程教学流程:问题引入活动探究1学习电解理论活动探究2、活动探究3完善电解原理课堂小结学习反馈(固化能力,形成学科思想和学科能力)本节课的容量大,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注意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23分钟)分钟)、创设情景,引入新课(直接提出问题“电解质溶液为啥能够导电?电解质溶液导电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引入新课2、学习电解原理(3840分钟)分钟)、学习电解原理(探究活动1:(P79实验42)提示学生观察电解质溶液、两极有什么变化?活动汇报:实验现象: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碳棒上有能使淀粉KI溶液变蓝的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Cl2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碳棒上有红色物质析出Cu设疑:CuCl2溶液在电流的作用下为什么会分解生成Cu和Cl2呢?
f问题1:通电前,氯化铜溶液中含有哪些微粒问题2:在通电时这些微粒各向什么区移动?思考3:通电后在阳极和阴极各会发生什么样的电极反应?多媒体演示通电前后溶液里离子移动情况【小结】1、电解池: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2、电极名称: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3、电解本质:阳极:2Cl2eCl2发生氧化反应阴极:Cu22eCu(发生还原反应)4、能量变化:电能转变为化学能5、电解工作原理
探究活动2:探究电解质溶液对电解的影响(分组实验)实验器材:反应容器(U型管)、直流电源、导线、电极(碳棒)第一组:NaCl溶液第二组:CuSO4溶液第三组:Na2SO4溶液活动汇报:第一组:阳极:Cl2阴极:H2阴极:Cu第二组:阳极:O2第三组:阳极:O2阴极:H2【小结】溶液中离子放电顺序:22232阳离子:Ag>Cu>H>Fe>Z
>Al>Mg>Na>K阴离子:S2>I>Br>Cl>OH>含氧酸根【设疑】不同电极材料对电解的影响给出电极:铜棒、碳棒如何设计实验验证电极材料对电解的影响【学生讨论】对比实验(电解质溶液不变,只改变电极)【探究活动3】电解质溶液:Na2SO4溶液(观察电极的变化)第一组:阳极Cu阴极Cu第二组:阳极碳阴极Cu第三组:阳极Cu【活动汇报】第一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