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学生经过实习、调研和文献检索后撰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文献综述、主要研究内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法、设计方案、研究步骤或论文撰写提纲、预期成果等。开题报告2000字左右。2指导教师认真阅读学生开题报告,对学生所拟方案或提纲进行分析,确定其是否有能力完成课题任务,并写出详细意见。3各学院以专业教研室为单位组织开题报告会,学生汇报论文思想与设计思路,集体分析和决断,并做好详细记录,提出明确意见。4经指导教师评阅和开题报告会集体分析,确认有能力完成选题的学生可进入毕业论文(设计)实质性阶段。第十八条过程监控1在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进行过程中,各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专业教研室负责对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进行严格考勤和检查,实行毕业论文(设计)阶段学生管理责任制,做到有制度,有措施,有记录,确保每位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有效时间(与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致)。2根据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度表,各学院以学院或专业教研室为单位,对每位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进度经常进行抽查,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进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3中期检查。各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在开题后3~4周内组织毕业论文中期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前期工作的进展、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情况,学生的实验、调研情况,存在的问题等;教务处在开题后4~5周内组织对各学院毕业论文工作中期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学院毕业论文工作组织管理工作落实情况,前期工作进展情况,指导教师指导情况,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措施等。
7
f第十九条评阅、答辩与成绩评定1各学院在答辩前2周内成立学院答辩委员会,负责审查学生的答辩资格,参考学校《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程序》和实际情况,制定本专业论文答辩的答辩规则、程序、要求,安排时间、地点等。答辩委员会下设若干答辩小组,每组至少由4~5名包括秘书1名具有讲师以上职称的人员组成,指导教师原则上不参加自己所指导学生的答辩。各学院在答辩前3天内向教务处递交答辩工作安排和答辩委员会、答辩小组的名单,向学生公布答辩时间和地点。2学生在答辩前1周将毕业论文(设计)定稿按要求装订成册,分别交与指导教师审阅和评阅教师评阅。准备答辩时提出的主要问题,将相关情况报答辩委员会,以便答辩委员会进行学生答辩资格审查。3答辩委员会在指导教师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