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2010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
单位:亿美元项目一经常项目A货物和服务a货物b服务1运输2旅游3通讯服务4建筑服务5保险服务6金融服务7计算机和信息服务8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9咨询10广告、宣传11电影、音像12其他商业服务13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B收益1职工报酬2投资收益C经常转移1各级政府2其他部门二资本和金融项目A资本项目B金融项目1直接投资11我国在外直接投资12外国在华直接投资2证券投资21资产211股本证券212债务证券2121中长期债券2122货币市场工具22负债221股本证券差额30542321254222129091194140163122778218423041221824293432226046221412496021851240768481911317314贷方194681752615814171234245812145171393822829135610144613613104950495110804811032214476206863626811515412825368345借方16414152061327219336335491151158143013015120417211114215112866363882028818894678217395345199146110365132
f222债务证券2221中长期债券2222货币市场工具3其他投资31资产311贸易信贷长期短期312贷款长期短期313货币和存款314其他资产长期短期32负债321贸易信贷长期短期322贷款长期短期323货币和存款324其他负债长期短期三储备资产31货币黄金32特别提款权33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34外汇35其他债权四净误差与遗漏
3307241163616435732102776658024402441887495354607911006916033414717012146960597
22220825375050419701973032450245750358341542586026455961038221220000000
19190752819126214357840727713188310156168868150691634906435255204717012146960597
差额形成的原因
(一)我国经济中储蓄大于消费的结构性失衡。长期以来,我国国内经济的主要特点之一是低消费、高储蓄。我国最终消费率占GDP的比重已从上世纪80年代超过62下降到2005年的521,居民消费率也从1991年的488下降到2005年的382,均达历史最低水平。储蓄率则从2001年的389上升到2005年的479,5年间快速增长了9个百分点。消费不足带来储蓄过高,而
f高储蓄带来的是则高放贷和高投资。在国内消费不旺的状况下,高投资形成的过剩产能只能通过对外出口来释放,由此导致了不断扩大的贸易顺差。(二)我国长期实施的出口导向政策。改革开放以来,为解决资金、外汇短缺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我国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出口的优惠政策,发展沿海外向型经济,尤其是19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