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沉降观测主要技术要求1、执行的规范依据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⑵本工程技术设计方案2、设立水准基点及观测方法⑴水准基点是整个观测工作的基准,为保证观测值的高可靠性,在施工区附近变形范围外布设供沉降观测使用的3个水准基点,由我院根据现场条件选择定点,高程系统为独立高程系,由以上水准点构成水准闭合环,并每间隔三~六个月左右进行一次水准点的稳定性检测,以保证观测数据的高可靠性。⑵在布设水准点时应考虑如下因素:①水准点应尽量与观测点接近,其距离不应超过200米,以保证观测的精度;②水准点应布设在建筑物、构筑物基础压力影响范围及受振动范围以外100米的安全地点;⑶测量仪器及测量方法:用瑞士Wild厂生产的N3水准仪(S1型)及相应的铟瓦水准尺和尺垫进行二级水准观测,组成闭合水准路线。3、设立沉降观测点⑴在建筑物的四角、大转角及建筑物的外墙每10~15m处或每隔1~2根柱基上布设沉降观测点。⑵同时在高低建筑物、纵横墙交接处、建筑物裂缝和沉降缝两侧、框架结构建筑物部分柱基上设置观测点。⑶间距大约12m,地质复杂以及膨胀土地质的建筑物,在承重内隔墙中部设内墙点。
f⑷片伐基础、箱形基础底板或接近基础的结构部分之四角处及中部位置设置观测点。⑸标志的埋设位置应避开如雨水管、窗台线、暖气片、暖水管、电气开关等有碍设标与观测的障碍物,并应视立尺需要离开墙(柱)面和地面一定距离。⑹我院根据建筑物结构及基础持力层特点该项目1栋楼共计布设14个观测点,最终点位数量及位置可根据结构设计及监理意见再进行调整,详见“沉降观测点位置示意图”。⑺观测仪器、方法及精度:采用瑞士Wild厂生产的N3水准仪(S1型)及相应的铟瓦水准尺和尺垫进行二级水准沉降观测。4、沉降观测自始至终要遵循“五定”原则“五定”即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的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人员要稳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以上措施在客观上尽量减少观测误差的不定性,使所测的结果具有统一的趋向性,保证各次复测结果与首次观测的结果可比性更一致,使所观测的沉降量更真实。5、施测要求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与观测程序要熟悉、正确。在首次观测前要对所用仪器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校正,必要时经计量单位予以鉴定。连续使用36个月后重新对所用仪器、设备进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