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虫精巢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观察
摘要:蝗虫的精巢是较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的材料之一,现通过对其制片、染色并观察,加强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
为的理解。
关键词:蝗虫精巢;减数分裂;染色体
0引言减数分裂是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结果产生了四个核,染色体数目减半。减数分裂前期相对较长,
固定时间一般为24小时,然后将固定好的材料转入乙醇保存,长期保存放在4℃冰箱中13染色
且染色体变化复杂,讲过一个逐步螺旋、折叠和浓缩及同源染色体、交换和分离的过程。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的分裂方式,
取23个精巢小管于载玻片上,加入12滴改良苯酚品红染色时间一般为610mi
。14压片
对保持物种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自萨
将染色后的材料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盖
顿于1902年在《生物学通报》上发表的文章红,首次详细地图示蝗虫具有成对确定
上两层吸水纸,用左手食指压紧,防止盖片滑动,用右手持解剖针,用针柄轻敲盖片,使材料均匀
的、可识别的又彼此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以
分散开。
来,对蝗虫减数分裂的研究已深入广泛。
15观察
要求能够将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分辨清楚,
1实验材料和方法1
特别是对前期I的各个时期能够独立辨认。
11取材对于植物来说,更据不同植物的开花及其生
殖器官形成时的外部形态作为参考,要适时取材。对于动物来说,在生殖期间,雄蝗虫其精巢
内不断进行着减数分裂,取材比较容易。雌、雄容易鉴别,雄性个体较小,雌性个体较大,雌性蝗虫尾部有产卵瓣,从外部易于区别。活的雄蝗虫去掉第一对步足及翅,在翅基部的后方(相当于腹部背侧前端),用解剖剪将其体壁剪开,见到在上方两侧各有一块黄色的团块,这便是蝗虫精巢。精巢有许多排列在一起的精巢小管组成。12固定
固定的目的是采用渗透力强的固定液将组织、细胞迅速杀死,使蛋白质沉淀,并尽量保持原有状态。将生活的细胞固定以后,将有利于后续的解离、染色等。
固定液比较常用、有效的是Car
oy固定液。Car
oyⅠ:冰醋酸:乙醇1:3(应用最为广泛)Car
oyⅡ:冰醋酸:氯仿:乙醇1:3:6(含油脂类较多的材料以及需要更加硬化的组织的固定)
2结果
细线期(图1):从染色粒出现到染色体开始配对。染色体细长,呈细丝状在核内交织成网,
图1细线期
偶线期(图2):从同源染色体配对开始到完成。染色体进一步浓缩变短、加粗。同源染色体象拉链一样排列,有联会复合体的形成,有的发生在一端,有的几处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