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改进的问题
现行的设置标底、无标底、复合标底、清单计价四种招投标方法中,清单计价招投标的优势正逐步显现,正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尽管其进一步推广实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问题,但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由于清单计价招标所具有的理论和操作模式的先进性,必将成为今后工程招投标的主流模式。
1.设置标底招投标方法
该方法在招标文件中,对投标人如何编制报价文件统一规定,在采用定额基价、费用标准、价差及费用调整等方面标准统一,体现不出公司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实力差别,预算报价差别较小。难以分出报价和造价管理水平的高低,更难
III
f以真正降低工程造价,达不到招标的目的。评审报价,关注的焦点不是企业施工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的高低,而是重在比较预算员水平的高低。有标底招标能否成功,标底的正确性是关键。虽然标底已经有关部门审查,但系统误差难以避免。投标人要想得到较高分值,首先取决于投标人本身的误差率。可以看出,接近标底有较大的偶然性,中标只是一种猜谜、巧合,投标人实力不能真正得到体现,达不到真正降低成本的目的。设有标底招标办法很难真正选择在价格上具有优势的投标人。首先,标底的保密性问题。由于在标底在评标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促使有些投标人找关系、求门路,通过各种方式探摸标底。其次,对不合理压价的行为难以有效控制。有的招标人故意在按招标文件要求编制的标底的基础上压价,从而达利降低造价的目的,而正常的投标报价,在竞争中就处于不利地位,容易导致恶性竞争局面的产生,使招投标的公证性受到置疑。
2.无标底招投标方法
该办法与设有标底的招标一样,有一个约束投标报价的有效区间,与之相近的或有效区间下限的赋高分值,反之赋低分值。按照常理,在工程内容一定,设计图纸及招标文件统一的情况下,管理水平高,施工手段先进的企业通过成本测算做出的报价,应该是在有效区间内的相对较低价,此种企业应作为中标单位的最有利的竞争者。但实际情况却往往是,由于各个投标人的综合实力不同,参与投标单位数量有限,造成报价波动大、投标报价对区间中值的形成影响很大,不一定有利于效率相对较高的施工企业获得高分,甚至有可能被淘汰出局,达不到择优选择投标人的目的。这种方法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防范标底被泄露的弊端,但是容易产生串通投标。
3.复合标底招投标方法
从该方法报价计分办法看,投标报价得分的高低,取决于标底、各有效投标报价的算术平均值,和随机抽取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