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计算的税前净利发生差异的原因。习题23资料:某厂生产甲产品,产品单价为10元件,单位产品变动生产成本为4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24000元,销售及管理费用为6000元,全部是固定性的。存货按先进先出法计价,最近三年的产销量如下表:资料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期初存货量002000本期生产量600080004000本期销货量600060006000期末存货量020000要求:(1)分别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单位产品成本;(2)分别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法计算第一年的营业利润;(3)利用差额计算公式计算第三年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营业利润差额。习题24资料:某企业的甲产品18月份的产量及总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月份12345678指标产量件10501000190016001800190020002100总成本6000062000650007200070000790008200080000元要求:采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第2章习题211、固定部分a为35600元,变动部分b为081混合成本公式y35600081x2、制造费用公式y77300181x总成本公式y773008681x3、制造费用总额为158750元,总成本为3983750元。
f习题221、由于2012年期末存货量增加,使本期发生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中有一部分结转到下期,即2000×24000100004800元2、损益表项目2012年203年销售收入120000120000变动成本7200072000贡献毛益4800048000固定成本3600036000税前利润12000120003、按两法计算的税前净利,2002年有差额4800元。因为按变动成本法,本期的固定成本全部由本期收入负担,不论是否有存货,均不结转。而按照完全成本法,存货中包含了固定成本,税前利润差额存货增加量×单位产品中的固定成本。即48002000×24。习题23(1)分别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单位产品成本单位产品成本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变动成本法(元件)444
完全成本法(元件)424000/60008424000/80007424000/400010
(2)变动成本法营业利润=10×6000-4×6000-24000-6000=6000(元)因为期初存货=期末存货=0,所以完全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6000(元)(3)两法营业利润差额=0-2000×24000/8000=-6000(元)习题24高点(2100,80000),低点(1000,62000)b8000062000210010001636364a620001636364×10004563636y45636361636364x第3章思考题:1、什么是本量利分析?它有哪些基本假定?2、什么是贡献毛益?它具有什么性质和用途?3、典型的保本点图和利润业务量图有何区别?4、在销售量既定的情况下,保本点高低由哪些因素决定?5、保本点以上的贡献毛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