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应用性、操作性与实践性,其教学目标为培养应用型的专业管理人才。实践教学作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直接手段,在学生专业知识牢固的基础上以提高其专业应用能力为导向,对其专业能力进行培养,以满足当前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对实践能力强且具有高素质、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因此,各院校应从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核心内容,不断地完善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教学体系,从教学内容、教学质量等各个环节深入贯彻应用型实践教学的要求。一、当前财务管理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的不足(一)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完整化、系统化当前大部分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在设置实践教学课程时,未与理论基础知识的教学进行恰当衔接。在教育设置上主要以教师专业教学能力以及专业特长为教学导向,而未能够从培养具有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出发,因此使得教学目标的定位不够清晰,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完善,没有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内容合理、科学地融合在一起。同时,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设置受限于传统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学术性特征较强,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重理论教学、轻实践应用的情况,导致实践教学内容得不到更新和充实,师生双方对实践教学的结果重视不足。(二)实践教学环节设置不够合理部分高校在设置实践教学环节的过程中,采取参考学术性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方式,未以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作为导向,使得实践教学的培养方案及教学体系设置操作性、实践性与应用性较弱。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与组织体现出松散性,各环节的衔接性较差,与当前社会及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不符,未体现出自身专业特色1。(三)实践教学实训基地的利用效率较低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为培养具有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的专业人才而服务的,以促使学生熟悉企业环境、掌握工作流程以及加强理论基础知识及方法的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因此,各高校在开展实践教学时积极通过多渠道建立实训教学基地。然而在其实际应用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四)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有待提高目前,各高校普遍对财务管理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及专业技能水平的培养不够重视,岗位实践训练等内容较为缺乏,部分教师毕业后直接上岗,其自身工作经验、教学经验以及会计财务管理实践经验的缺失导致其实践教学能力较低,对教学细节不能很好把握,导致教学过程体现出形式化、表面化与理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