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计博士生学习计划?r
r
我是学习传播理论方向的博士生,有志于从事科研,但非常担心自己把博士读成了“5年制的硕士研究生”,于是想做一个合理的读博计划,特别想听听您的建议与看法。我的问题如下:r
r
1、读博期间应该定一个怎样的目标?r
r
2、如何突破研究方法的局限和英语的缺陷?r
r
3、如何培养捕捉一个有创新意义的研究课题的能力?r
r
4、如果方便,很想知道您是如何度过博士生活的。r
r
5、香港的传播学博士是如何读的,您一般对他们有何要求。r
r
6、请您帮我推荐几本您认为应该读的书。r
r
庄主20090614:r
r
你的绸缪未雨想法很好。“博士生五年制的硕士生”一说我还是第一次听到,但仔细想想,好像很深刻、有道理。同理,硕士生要防止做“六年制的本科生”。也许博士生还要防止做“九年制的本科生”。(申明:我没有任何贬低本科生的意思。事实上,包括我在内的很多海外教授,认为中国本科生的基础训练是非常好的,所以大家更喜欢招中国本科生做博士生。)r
r
你的六个问题涉及了博士生学习的各个方面,我都没有“权威”的答案,但愿意分享自己的体会。由于时间限制,我先简单谈谈,希望各位(包括我在的学生,其实以下很多是以他们作为对象而写的)补充和辩论。r
r
1、目标:扎实基础、广博知识之类笼统的话,我就不说了。我的基本原则:目标一定要高,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嘛。同时要可操作,如以下两条:一、能教三门课(分别为理论、方法和应用。应用课可以是采编写、也可以是广告策略、公关写作、网页设计、视频编辑,等等,至少能教其中之一。我最近几年每年教的课里,就有理论、方法和网页设计);二、在高水平期刊上发表一两篇论文(如SSCI中JMCQ或更好的期刊,国内期刊则要比《新闻与传播》等更有挑战性的)。r
r
2、方法与英语的局限:一语以蔽之,只有多动手练习。方法上,对初学者来说,一定要严格遵循规则、步骤、要求,不要马虎、妥协、变通,否则不如不学。英语,对国内学生来说,标准是能写出别人看得懂的论文。最大的敌人是自己(Chi
glish、汉式英文)。如何克服?找个
ativesepaker批改你的几篇文章,然后从中找出自己问题的规律,贴在墙上天天看。r
r
3、创新能力:除了经验,好像没有捷径。而经验来自年份。我的体会是进入学术圈(不一定是从博士生开始)后,努力工作十年后才会发生。自然科学研究也许不需要这么长的周期。社会科学中除了少数天才之外,很少有在博士生期间、甚至在毕业后几年内有真正的重大创新。所以我不把创新当做自己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