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所谓“留守儿童”就是指年龄大约在16岁以下,其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其它地区打工而被留守在户籍所在地,并由此形成的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的并需要照顾的儿童。换句话说,即没有随外出父母前往城市接受教育,而是被留在家里,在当地上学的农村人口的子女。因此被称为“留守学生”“留守孩”“留守子女”等1。当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在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行为习惯、个性心理等诸多方面存在的偏差和过错,在很大程度上是家庭、学校、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严重问题所致。因此,在冷静思考和全方位分析的基础上,寻求走出困境、增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途径,促进其健康成长,意义重大。只有全面、充分的认识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现状,才能最大效度的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现状的研究,发现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农村留守儿童政治思想观念淡薄留守儿童政治思想素质差,政治思想观念淡薄,大多数留守儿童无奋斗目标,没有远大理想,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我国基本国情的认识不全面,认为爱国主义只是形式传承。例如:当问及民族精神时,大部分留守儿童没有较为清晰的认识。甚至对当前国家的形式政策知之甚少,总认为这些与自己无关紧要。2农村留守儿童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观念错位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而言,其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观念错位比较突出,换句话说,大多数留守儿童对自己的人生缺乏理想规划,只是盲目地对所谓的电影明星崇拜和追捧,并认为多挣钱就是自己的人生目标,缺少为祖国、为人民贡献力量的理想信念。从而使大部分留守儿童陷入“拜金主义”“金钱至上”“理想即钱”的功利性目的中,最终导致这部分留守儿童、、价值观错位,人生偏离主航道。3农村留守儿童法制、纪律观念不强留守儿童正处于生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却由于其父母的外出而难以得到关爱,加之农村学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忽视,导致大多数留守儿童性格脆弱、任性、倔强、自私,缺乏同情心和爱心,行为乖僻,逆反心理特别严重。除此之外,农村留守儿童的法制及纪律观念都较为薄弱。加之祖辈监护人的管理局限及其对留守儿童的溺爱和放纵,常常导致这些留守儿童好逸恶劳、沉迷于网络游戏、甚至是打架斗殴、小偷小摸,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北方某省的一项调查显示:在青少年犯罪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已高达20%。24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存在问题留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