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认识实习报告
现在常用来治理滑坡的方法分软措施和硬措施。软措施是通过加强排水来保护地基。硬措施是对山体采取的,主要有挡土墙式和锚索式。一般的边坡用挡土墙式就可以。狮子山滑坡只里面采用的就是挡土墙式。重力式挡土墙是用本身及其携带的土来阻挡山体的滑脱。为增强挡土墙的挡土能力,一般都配有抗滑桩。抗滑桩是穿过滑坡体深入于滑床的桩柱,用以支挡滑体的滑动力,起稳定边坡的作用,适用于浅层和中厚层的滑坡,是一种抗滑处理的主要措施。狮子山滑坡采用挡土墙式边坡治理方法,也设置了抗滑桩。对于滑坡现象比较严重,非常重要的工程来说,锚索加固应用比较多。在回校的路上,我们参观了城南立交,了解了桥面的处理。对桥面来说,防水、排水非常重要。水对钢筋、混凝土均有腐蚀。一般用牛毛毡和沥青制作的防水卷材进行防水处理。桥台是主要的排水口,设计时会有一定的坡度。有些桥太长,坡度不够,就需要在桥墩里面排水。总体来说,桥面的排水是横向排水,纵向汇集。桥面联系,有三跨一连,也有四跨一连,四跨一连比较常见。无论是设计还是施工,都会严格控制桥面的厚度和重量,这样能减轻桥墩的承重压力。我们还重点了解了立交桥的作用,就是在一些车辆流动比较大的地方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车辆行驶中左转弯是最影响交通的,所以在立交桥中重点是解决了左转弯的问题,但车辆左转弯往往在立交桥上会绕很大的弯,会先右转弯在左转弯,但总的是在完成一个左转弯。讲述完以后,老师让我们上车,让我们的车上立交桥左转弯感受感受。之后我们在车上感受两次左转弯,觉得左转弯绕的弯的确很大,绕了很长时间,但的确解决了这里的交通问题。
工民建实习
九里校区
转眼这已是外出实习的最后一天了,今天的实习也与以往不同,是我们自己乘车去的,而且实习的地点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交大九里校区,心想着老校区那边的建筑物我们都知道啊,估计这次实习没什么意思了。但实习之后却受益匪浅。我们首先了解到,根据材料的不同,房屋建筑可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木结构。其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最常见。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梁、板、柱是主要的构件。梁分为主梁和次梁,主梁又叫框架梁。所以钢筋混凝土结构又叫框架结构。在框架结构中,墙体被称为填充墙,不是主要的承力结构,主要的承力结构为柱,柱是整座建筑的框架。施工时先造框架,再施工墙体。柱网的布置,柱与柱之间的距离都是根据房屋的整体受力情况进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