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制作方法,教师可以边授课边在黑板上和学生一起手工绘制思维导图(见图1)。这种“集体思维导图”制作的思想和学习的方法对大脑来说是很自然的,当然,在整个过程当中,学生个体对导图贡献的越多,收获的也越多,并能把自己的力量反馈给其他学生,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也可以准备一些白纸和多种颜色的笔,让学生体验思维导图的手工制作。
f图1教师黑板手绘思维导图
二、思维导图在知识总结课上应用的优势
(一)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师生、生生交流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和快乐。如图2是一张由学生制作的“食品中的营养素维生素”的思维导图,通过小组成员的分工合作,收集资料、筛选资料,结合考纲,再通过与教师的讨论制作出思维导图,整个制作过程提供给学生一个开放式的创造环境,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也促进了师生间的交流。
图2学生作品:《食品中的营养素之维生素》
(二)丰富记忆形式、提高课堂效率有些学生听课时不善做笔记,往往以记不下来为由最终放弃记笔记,即使能记下
笔记,效果却也不理想。这是因为以往我们的笔记都是线性思维,线性思维容易出现
f前记后忘的现象。思维导图对线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都能起到很好的表现作用,成为传统笔记之外的一个有效补充,同时由于思维导图书写量相对较小,可以将节省下来的记笔记时间利用到听课与知识领悟中去。图3是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作的笔记。
图3学生笔记:《氧化物》
(三)快速理清知识脉络,有效搭建知识结构思维导图以直观形象的图形建立起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将知识点依据彼此间的
关联性分层分类管理,使知识的储存、管理及应用更加系统化,结构化,从而提高大脑运作的效率,使学习者在浩瀚无边的知识海洋中能够快速获取所需的知识,获得成就感。图4是溶液章节复习的思维导图,图中将溶液部分的一些重难点,比如浓稀溶液和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溶解度和浓度的区别,通过关联线较好的解释出来(见图4a)。溶解度曲线等都囊括其中(见图4b)可见对于知识点的解构具有很好的概括能力。
f图4《单元复习:溶液》图4a溶液饱和、不饱和溶液和浓、稀溶液的关系
图4b溶液溶解度曲线
(四)强化逻辑关联,牢固知识记忆
f在思维导图的应用过程中,仅用关键词、图形和连线等元素就可以把一节课、一个单元的知识甚至一本书、一门课程的内容“梳理”并“压缩”成由关键信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