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的水、
f食物;用污染的手进食等。2)空气传播:病禽的粪便、咳嗽、鸣叫等,都可通过
空气传播给人类。3)接触传播:当病禽接触了人体损伤的皮肤,可能被
传染。现阶段高危人群主要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
产业者以及在发作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2、临床症状
根据流感的潜伏期及现有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调查结果,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
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隔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五、病例的发现、报告(一)病例定义
1、监测病例。同时具备以下4项条件的病例:(1)发热腋下体温≥38℃;(2)具有肺炎的影像学特征;(3)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降低或正常或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减少;
f(4)不能从临床或实验室角度诊断为常见病原所致肺炎(即常用治疗药物使用无效)。
2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与确诊病例定义参照《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3年第1版)》。(二)发现与报告
全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在医疗过程中发现任何一例体温超过38℃的呼吸道感染患者且符合监测定义的病例后,须与1小时以内上报卫生院传染病管理人员,卫生院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协同区疾控中心进行现场调查。且登记在发热门诊登记册上,患者信息要记录全面。
卫生院在发现符合监测定义的疑似病例后,须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并告知其到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医治。报告疾病类别选择“其他传染病”,并在备注栏中注明“人感染H7N9禽流感监测病例”;协同区疾控中心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六、应急措施
1、疫情发生后,根据本方案要求,卫生院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对防控工作安排和部署,明确责任人,实行负责制,制定详细防控方案、迅速组织人员,物资到位、并督促各工作小组各司其职。
2、紧急疫情防控程序1)报告疫情
f卫生院及各村卫生室发现疑似患者时,应1小时内上报卫生院传染病管理人员,领导小组在接到报告后,立即安排疫情处置小组到现场进行调查核实,怀疑是H7N9禽流感的,应在1小时内将情况逐级上报到乡政府分管领导、区疾控中心、卫生局分管领导等部门。
2)预案启动发现首例疑似病例时,卫生院要迅速按程序上报上级防治H7N9禽流感管理部门,由上级防治部门进行进一步现场诊断,拟定确认报告,从而全面启动本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