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打错了,或者借贷方写反了,一查就出来了,所以做会计的一定要细心。▲月末编制完科目汇总表之后,编制两个分录。第一个分录:将损益类科目总发生额转入本年利润:借:主营业务收入(投资收益,其他业务收入等)
f贷:本年利润第二个分录: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成本等)。转入后如果差额(本年利润)在借方则为亏损不需要交所得税,如果在贷方则说明盈利需交所得税计算方法:所得税贷方差额所得税税率,然后做记账凭证:借:所得税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借:本年利润贷:所得税所得税虽然和利润有关,但并不是亏损一定不交纳所得税,主要是看调整后的应纳税所得额是否是正数,如果是正数就要计算所得税,同时还要注意所得税核算方法,采用应付税款法时,所得税科目和应交税金科目金额是相等的,采用纳税影响法时,存在时间性差异时所得税科目和应交税金科目金额是不相等的。
第五:登记总账:根据试算平衡的记账凭证汇总表,登记总账。登记总账和明细账有点不同,在明细账上,借方、贷方各自记一行,而总账是借贷方在一行上。还有,明细账是
f按照凭证记的,总账是按着汇总登记的。如果业务量小,一个月汇总一次,登记一次总账就可以,这些都看具体的情况。顺便说一下总账和明细账的关系。它们是相互制约的关系。总账,就是记各个明细账总数的,明细账,是总账的细分类。总账记的是会计的一级科目,而明细账除了一级科目,还有二级科目,比如固定资产一级科目,固定资产的项目就是它的二级科目。还有费用帐、低值易耗品账、应交税金账等等。到了月末,各个明细账的余额必须等于相对应的总账余额,如果不等,那多半是明细账记错了或记落了。造成的差错可能是记错借贷方了,或者记错科目了,或者数字写错了,随着经验的积累,发现错误,很快就能找到,这一点也能衡量出会计对业务的熟练程度,都说会计有经验,也指的是这个,就像有经验的老大夫,看一眼病人,大概就知道哪儿不对劲。
第六:对账、结账:记完总账就该对账和结账了,只要凭证是正确的,登记完的账也应该是正确的,现在用财务软件的,这个可以保证,但是手工记账,就不保了,因此要经常对账,做到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账表相符。
f结账就是结算出把一段时间内本期的发生额合计和余额,然后将余额结转下期或者转入新账。
第七:编制会计报表记完总账后,试算平衡了,就可以编制财务会计报表了。最后根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