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路线的直接斗争B.“文化大革命”的继续与拨乱反正改革的正面交锋C.农业集体化与农民分散经营两种生产方式的斗争D.重视工业与重视农业的不同经济发展模式的斗争答案C解析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学习大寨榜样是指坚持农业集体化,而地方的经济创新指的则是农民分散经营,所以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农业集体化与农民分散经营两种生产方式的斗争。8.2015厦门期末质检促成下表中我国粮食产量及农民收入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导学号04430728
3
f年份1978~1984
粮食总产值净增量10254亿公斤
年均粮食增长495亿公斤
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增长率1455
A人民公社体制继续发挥作用C.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答案D
B.“文化大革命”的结束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表格信息可知,1978~1984年,我国的粮食产量和农民家庭纯收入均显著增长,主要是因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推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故选择D项。A项的人民公社体制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阻碍了人民劳动的积极性;“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在1976年,不符合题目要求;国有企业改革在1984年开始,并且主要是在城市进行,C项错误。9.2015烟台一模作家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田福堂的“痛苦”是缘于其不理解当时导学号04430729A.农村所有制的变革C.农业经济发展状况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改革。材料“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是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对土地的经营方式,但土地的所有制形式并未变。故A项错误;B项符合题意;C项与题意无关。D项,在材料中为体现。10.2015大庆实验中学1978年5月2日到6月6日,在国务院副总理谷牧的带领下,一个由包括6个部级干部在内的20名成员组成的考察团出访了瑞士、联邦德国、丹麦和比利时等欧洲国家,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派出国家级政府经济代表团。对这次出访理解正确的是导学号04430730A.中国外交开始打破意识形态限制B.出访有利于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C.出访否定了“两个凡是”错误方针D.中国同欧盟国家建立了良好关系答案B解析A项错误,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初已经打破意识形态的限制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