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浅析余华《活着》中的苦难意识
作者:赵玲娇来源:《青年时代》2018年第16期
摘要:苦难是余华作品里一个反复渲染的主题,苦难不是别的,他是人类生存中所存在的一种必然状态,人类永远离不了、也摆脱不了苦难。所以就需要有苦难意识,在面对苦难的同时又必须与苦难做抗争,否则就会被苦难所吞噬,在抗争苦难中一步步成长。本论文从作品出发,对作品里所表现出的苦难意识进行阐释,从而达到让人们像福贵一样积极面对苦难和挫折的目的。
关键词:苦难意识;苦难;死亡
余华是我国当代一位非常有名的作家,在当代文学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余华的成名作是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此前他发表了二十几篇小说均没有多少影响,这篇作品发表后,深得李陀等著名评论家的好评,余华于是一举成名。因其独特的写作方式和新颖的叙事方式,及其作品中对百姓苦难的描述,反映出来的社会方方面面,都得到了许多学者的关注,于是便出现了许多对余华及其作品的研究。尤其是余华的《活着》,已经被许多学者从各个方面研究得十分透彻,都已经没有比较新颖的论点可以拿出来研究了。《活着》是我读过的所有作品中最为喜欢也是感触颇多的一部作品,所以也就给了我想要结合前人的研究资料,对《活着》进行自己的一些阐述的起端。《活着》里福贵的这一生,可以说是戏剧化的悲惨的一生,余华在作品中对于福贵苦难的描绘,是平淡的,也是不带任何感情和情绪的,从而让读者能够更加自由不受作者情绪影响的去体会自己内心情绪的起伏变化。本论文从作品出发,对作品里所表现出的苦难意识进行阐释,从而达到让人们像福贵一样积极面对苦难和挫折的目的。
一、《活着》与苦难意识
(一)苦难叙事
余华的《活着》,名为活着,实则写的全是有关死亡的叙述。“这里讲述的是关于死亡的故事,而要我们学会的是如何去不死。”文中福贵老人的这一生可以简单的概括为是苦难的一生,在短短的几十年间,他经受了人间最痛苦的事情,亲历了一家四代所有亲人的死亡,在悲痛的同时又亲手将一个个亲人埋葬,这是怎样的一种经历?他的苦难或许是从他开始堕落的时候开始的,按照我们中国民间的说法,他所经历的这一切,全是他自作自受的结果。
他是现在我们所谓的“富二代”,家人都对他寄予了厚望,然而他却是远近闻名的败家子,父亲认为他不可救药,私塾先生说他朽木不可雕也。他整天去妓院,沉迷于赌博,终于将祖业输得干干净净,父亲因为这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