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决问题的能力。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2
f这是本册整体内容分布:新知识部分(一)数与代数1.负数2比例
(三)统计与概率统计信息的误导(四)数学思想方法与应用数学广角——抽屉原理(二)空间与图形综合应用自行车里的数学圆柱与圆锥节约用水整理与复习部分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小学数学的全部内容。下面我们按单元顺序对教材进行简要的分析,先看
第一单元负数
一、教学内容1.负数地初步认识。2.数的大小比较。二、教学目标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3.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三、教材分析及思考本单元的内容具体编排如下。例1引出负数的必要性例2进一步体会负数的含义例3认识数轴例4借助数轴比较数的大小本单元教材注意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选取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负数的意义,体会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在学生初步认识负数后,教材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负数的意义,并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让学生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这样安排利于中小有学数学的衔接,为学生进入初中后即将要学习的有理数的意义和运算奠定一定的基础,加强中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联系。四、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1.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加深学生对负数的认识。负数的出现,是生活中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需要。教学时,应通过学生感兴趣的素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出现负数
3
f的必要,并通过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对比,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在引入负数以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举出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例子,加深对负数的认识,让学生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2.把握好教学要求。对负数的教学要把握好要求。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