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海省青海湖四周仅残存有6-7个种群,即鸟岛附近1群,约20只;湖东种羊场及克土一带生存有160只左右;青海湖火车站附近一群约40只,湖之北岸海晏县甘子河乡1群约60只,刚察县哈尔盖乡的1群约100只,天峻县生格乡2群共约180只。目前总数量恐不足600只。
三:普氏原羚数量下降的原因分析普氏原羚数量急剧下降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人类的活动导致其数量锐减。人类的活动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栖息地的缩小和破碎化各个活动区域草场严重退化,沙化面积逐步扩大。以前茂盛、丰富的草场,现在以狼毒花等杂草替代,草场质量急剧下降,鼠害严重,裸地、滩涂地增多,家畜超载。(二)围栏对普氏原羚自然活动的阻隔在普氏原羚活动、交配、繁殖期间,围栏极大地方便了狼和狐狸对普氏原羚的捕猎,限制了普氏原羚的活动区域,增加了普氏原羚的死亡数量。
f(三)家畜和普氏原羚的冲突严重普氏原羚没有固定的觅食地、饮水地、活动区域家畜数量过多,牧场超载严重,造成了与家畜争抢夺食、你进我退、你退我进的现象。(四)偷猎现象依然存在(五)缺乏水源(六)外寄生虫疾病发生率较多,并导致普氏原羚死亡现象(七)近亲交配人类活动增加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干扰和阻碍了普氏原羚栖息地的生态环境,致使普氏原羚栖息地生态环境植被被破坏、种群支离破碎,草场面积不断减少,致使普氏原羚的栖息地越来越小。四:普氏原羚的保护(一)种群特征与普氏原羚保护普氏原羚种群数量少和种群参数变化较大,自然灾害更增加了普氏原羚的灭绝风险。在过去的几年里,普氏原羚的分布面积在急剧减少,因此管理和保护行动不应该仅仅局限在普氏原羚种群,还应该研究普氏原羚的种群生境需求和最小可存活种群。特别是在自然灾害条件下,必须保护足够的生境来维持普氏原羚最小可存活种群。高密度狼可能影响着普氏原羚的生存。为了预防狼捕食对其种群造成威胁,有必要控制狼密度的增长。另外,也可以考虑异地保护和在当地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宣传。(二)食物资源,普氏原羚的生长发育和普氏原羚的保护青海湖地区优良牧草多,营养价值高,但是由于青海湖地区自然条件严酷,冬季漫长,草场匮乏,严重制约着普氏原羚种群数量的增长。所以在普氏原羚的产仔期,划分禁牧区,减少对普氏原羚的人为干扰。在产仔哺乳期,适当补饲,利于普氏原羚母体营养和幼体存活。(三)家畜,草原管理和普氏原羚保护野生动物种r